文化随笔||节气与气节49
文化随笔||节气与气节49
他们的“气”,是孟子所言的“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的“浩然之气”,在危难之际迸射出夺目的光芒。这气节,是个体生命在宇宙之气与历史之气的交汇点上,奏出的最强劲音符,是其内在精神尺度在时代洪流中的铮铮回响。
节气与气节,二者同根同源,皆由那无形无象却又无所不在的“气”所化育。节气是宇宙运行刻在时间上的印记,是天地无言的大美;气节则是人心应和天地、回应时代,在灵魂深处铸就的精神坐标。节气流转,提醒众生莫失其序;气节挺立,则确保人心不失其度。一个指向外在的和谐,一个守护内在的崇高。
当陶渊明在霜降时节“采菊东篱下”,他感知的是自然节气;而他“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决然,则是生命气节在浊世中的孤傲绽放。节气是天地运行的刻度,气节是人格的圭臬——二者共同构成了我们生命坐标的双轴。天地之气磅礴不息,人秉此气而生,自当在呼吸吐纳间,养此一身浩然正气,于节气流转中安顿身心,在世事考验中挺立气节。
节气如环,流转不息;气节如砥,中流而立。天地以节气滋养万物,人则以气节滋养灵魂。这气的双生之花,一株根植于时光的土壤,一株绽放于心灵的峰巅,共同见证着宇宙与人心的深邃对话,也书写着生命在岁月长河中那不可磨灭的尊严与尺度。
中医论气,如织就一张精微的宇宙图谱。脏腑之气维系生命的运转,经络之气贯通如地脉水流,更有邪气、水气、四气、六气之名,将无形之“气”具象为万物生灭的密码。当二十四节气随黄道流转,天地之气在时序上刻下庄严的刻度,人的“气节”便在这宏大的呼吸中悄然生长——它非孤悬的道德标尺,而是个体生命在宇宙秩序中寻得坐标后的从容与坚守。
崇洋媚外——文化气节的塌陷。新加坡街头那幕令人心寒的场景,至今仍灼痛着文化自信的神经:华人司机对讲中文的中国游客冷眼相向,却在得知对方是日本人后立刻卑躬屈膝,端茶送水如侍奉贵胄。这谄媚的变脸,恰是气节塌陷的活标本——血脉同源却自轻自贱,在异域目光前屈膝如风中芦苇。更有网友泣诉,在新加坡购物遭强卖、住酒店需换英文才得服务,中国人在彼乡竟不如韩国人受待见。
此种心态,如越南自断文脉的现代映照。胡志明挥刀废除汉字,将千年史册化为天书。如今越南人捧祖先家谱如捧异域符咒,祭祖游神时高举的汉字牌位已成对文化断层的辛辣讽刺。数典忘祖者,终成无根飘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