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指大动|每天学习一个成语典故NO.732
【成语】
食指大动
【拼音】
shí zhǐ dà dòng
【释义】
原指有美味可吃的预兆,后形容看到有好吃的东西而贪婪的样子。
【出处】
《左传·宣公四年》: “楚人献鼋于郑灵公。公子宋与子家将见。子公之食指动,以示子家,曰:“他日我如此,必尝异味。”及入,宰夫将解鼋,相视而笑。公问之,子家以告。及食大夫鼋,召子公而弗与也。子公怒,染指于鼎,尝之而出。”
解释:楚国人献给郑灵公一只大甲鱼。公子宋和子家将要进见,走在路上,公子宋的食指忽然自己动了起来,就把它给子家看,说:“以往我遇到这种情况,一定可以尝到美味。”等到进去以后,厨师正准备切甲鱼,两人互相看着而笑起来。郑灵公问他们为什么笑,子家就把刚才的情况告诉郑灵公。等到郑灵公把甲鱼赐给大夫们吃的时候,也把公子宋召来但偏不给他吃。
【近义词】
垂涎欲滴 大快朵颐 垂涎三尺 狼吞虎咽
【反义词】
索然无味
【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有美味可吃的预兆。
【成语故事】
春秋时期,郑国有两位公子,一个叫公子宋,一个叫子家。一天早晨,他们一起上朝时,公子宋的食指忽然动了一下,他便跟子家说:“看来今天又要有好吃的了,不知道今天可以尝到什么美味?”公子家觉得很奇怪,公子宋说:“每次我的食指跳动,那天必有异味可尝;像前次我出使晋国,尝了石花鱼的鲜味;后来出使楚国,又尝到了天鹅的美味,不知道今天又能尝到什么好吃的东西?”两人进了朝门时,就听说楚人送来了一只大甲鱼,灵公命人烹煮,准备和朝内的大夫们一起尝尝。
公子宋及公子家听了,不禁相视而笑。“你们今天为什么这么高兴呢?”灵公问。公子家的把公子宋食指跳动的情形说了一次;灵公听了,笑了笑说:“这能不能灵验,主权还操在我的手里呢!”于是命令甲鱼羹改由下席分到上席来。当甲鱼羹分发到公子宋的时候,正好分完了,灵公大笑着说:“你的食指还灵验吗?”公子宋走到灵公的座前,伸手在他的碗里取了一块甲鱼肉吃,说道:“我已经尝过甲鱼味,谁说不灵呢?”
郑灵公看到公子宋在文武百官面前竟敢如此胆大妄为,藐视国君的权威,非常生气。此时,郑灵公已心生杀意。后来借着一些理由,郑灵公想要派人把他给杀了,没想到公子宋先发制人,杀了郑灵公。公子宋一定没有料到,他灵验的食指虽然让他品尝到了美食,却也让自己最后背负了弑君的恶名。
为什么公子宋只是用手指“沾染”了一下鼎中的甲鱼汤,郑灵公就差点把他杀掉呢?这是因为鼎在先秦是权力的象征,任何人不经君王的允许随意沾取鼎中之物,就是对君王权力的觊觎,是对统治地位的挑战。因此,人们用“染指”来比喻牟取非分的利益。这场变故后,郑国大乱,公子宋最终也被杀,暴尸于朝。
这故事记载在左传里,后人便将它引申为“食指大动”这一句成语,用来形容有意外口腹的征兆。
【造句举例】
这些可爱到爆的小饼干一定会让你的客人食指大动、垂涎欲滴的,要是放在小朋友的生日派对上来吃就再好不过了。
狗仔粉、猪皮萝卜、墨鱼及鸭胗、鸡仔饼、鸡蛋仔及格仔饼,想想已令人食指大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