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付款是潘多拉的盒子
又一家机构被网络推上了热搜,顾客退费困难,员工欠薪多日,按照官宣的延迟性,这件事基本上已经是事实。近几年这样的事件在不断爆发,不清楚是网络让这些案件暴露在大众的眼前,还是资本的运营使得这类的案件在不断增加,而且呈现涉及金额大,牵涉人员多。
问题出现在现金流,也就是企业经营出现问题,但预付款的方式,导致金额与人数成倍数的增加。
一家公司的运营,由员工与供应商组合,当这家公司运营出现问题,供应商可以快速察觉,毕竟同属于一个行业,有获取信息的优势,员工是同样的道理,只是员工会因为一些原因,会多留一段时间。如此,公司出现运营危机,受害者是供应商与员工,但受害人数在可控范围内,毕竟破产清算时,还是会有一些资产赔付给这些及时止损的公司共同体。
员工与供货商的危机也是出现在“预付款”,无论是供货商的“预收款”还是“预付款”以及员工的“工资”都是“预付款”的变种形式,本质相同。当这种“预付款”向消费者开启时,规模便得到扩张,受害群体便难以控制。
以自己为例,城镇一市民。曾经在西安一家老字号健身房“亚特体育”办理一张两年卡,在第一年的后半期,一种不安定的氛围开始蔓延。“低价促销卡”“开手机卡送健身卡”“多年卡”开始在不同的分店兴起,不清楚的还以为公司在扩张,但这样的情况持续了个把月,一纸公告显示,公司要关闭数家分店,缩减经营战略。此举一出,受害者已是几百上千。
健身房破产,理发店跑路,开发商烂尾楼的破坏力因为牵扯到消费者的预付款,致使人数上升到成百上千。而在资本的运营下,借助互联网平台,这样的规模被放大数百倍。小黄车,酷奇的破产,连锁教育的倒闭,是十个百个城市的市民受到影响,这种现象在这个快速发展的社会,得到了重复的出现。
我们或许看到,是“预付款”导致更多的消费者成为受害者,但为什么说,“预付款”是潘多拉的盒子?没有预付款,这家企业或许可以正常的经营,并且几率很大,这就是我下的结论。
一家企业能获得预付款,说明企业曾经经营良好,获得信任,这也是企业可以跟供应商实现预付的原因。现在,在账面上有了一笔资金,并且数额巨大,这是从消费者那里获得的,未来一段时间的收入,并且没有扣除成本以及其他花费,企业主却对这笔钱有了其他想法,扩大企业规模,增加宣传经费。当会计思维中的资本与负债失去平衡,成为混乱,经营必然出现问题。如果以个体举例,就是你这个月申请了一张远高于工资的信用卡,开始了你的消费升级。
结果是,公司运营良好,获得更多的顾客,也就是“预付款”,化解了这次危机,并实现了企业的扩张,即使这样危机依旧存在。但一家成长型的公司数据,会冲淡一切负面信息。当公司停止增长,或者负增长时,公司的现金流立刻会出现问题,这个时候,由于极速的扩张,已经很难实现断臂自保,自然形成了一次大规模的“消费者事件”。
至此,或者认栽申请破产,或者再来一次“预付款”收割,或许可以实现翻盘。显然,最终的结果是,增加了更多的维权份额,甚至要排队到一千年以后。
小城雨田
2020-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