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蕴含情感
陈晓卿说,宵夜的由来主要是夏天太热而早时空调还没被发明出来,因此大家一起坐在室外乘凉,不免一起聊聊天,吃个东西。久而久之,形成了独特的夜生活文化。
人们对食物的认识,无外乎呈现在几个方面——果腹,营养,品尝,分享,记忆。
果腹,言下之意,吃饱不想家,肚子不饿了好干活。于是乎,你看干体力活的人往往喜欢吃扛饿的食物,比如西北人推崇的锅盔,油泼面,肉夹馍。
再谈营养,由食材的特性衍生着不同的搭配,再加上人体生长所需要的成分,很自然地就出现了营养学,甚至养生,食疗等说法。例如木耳,黄花菜,莲子等,被多数人奉为至补良品。
品尝指的就是味道,本是开饭馆之第一要素。可惜,如今的食客不这么想了。非要加上什么情调,菜式,服务等等一些威廉觉得本末倒置的东西。所以说,味道的精髓都在于小吃,原因嘛,很简单。它回归到了品尝的本质,要不要吃,好不好吃,您尝一口再决定。
分享,其实可以引申为社交。虽然说,目前的社交活动丰富多彩,五花八门。但一到谈正事,都得规规矩矩地回到饭桌上。你约二舅帮你找个工作,总不能去奶茶店一起玩几把三国杀吧?于是乎,一系列礼仪,尊卑,套路,甚至酒文化也都接踵而至。吃个饭嘛,怎么就这么累呢?那是你没试过和领导一起吃,分分钟让你怀疑你长这么大到底会不会吃饭。
最后说说记忆,这是我最喜欢的part。
食物,它蕴含情感。如同音乐一样,可以封存记忆,味道照样可以。你某年某月某日某时舌尖上的味道,它为了记录下那时你的心情,开心与不开心,记录下你的成长,痛苦与甜蜜,记录下你生命中的人,给你做饭的和陪你吃饭的。
比如威廉,就忘不了那一碗酸汤面。面要龙须面,要放蒜苗丝而不要放香菜,醋不要太多而酱油也少不了,趁热吃,还能闻到香油蒸腾起来的气味。末了,面完汤尽,碗筷摆放整齐。看着外婆那满足的笑脸,听她说,娃儿今天吃得真快,将来长个大个儿。
酸甜苦辣皆真味,尽藏人间烟火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