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时间,超乎你想象「2019.2.22」
注:时间统计法,就是记录自己生活中每一件事的“时间花销”,并辅之以统计、总结、规划。本周我单开一个文集,未来将在这里把自己执行执行时间统计的细节公布出来。欢迎你关注,也欢迎你提出相关问题。
先奉上思源的昨天的时间统计情况:
昨天我们聊到:时间统计法,不是控制,而是觉察。同时我们还聊到一个反直觉的观点:你的时间,超乎你想象。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我们通过数据分析发现(见昨天的统计数据《为什么“管理”时间让你焦虑?「2019.2.21」》 ):
一天中除去工作、洗漱吃饭、家务、睡眠的其他25%,也就是6个小时左右时间,几乎都是我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
如果每天都有这样的6小时,一个月我将积攒约180小时。如果按照一天工作8小时计算,这相当于22天的全职满负荷工作量。我完全可以系统学习某一领域知识,甚至做一个小项目出来。哪怕全部用来陪孩子,也可以给孩子带来很多乐趣和启发。
如果我每天加班2小时,那么每天也有4小时空闲时间。这样一个月是120小时左右,也相当于15天的全职工作时间。
那么,既然我们的时间比我们想象中充裕,我们为什么感觉自己进步很少、效率很差呢?
以我们2019年2月21日的时间统计数据为例,我们可以发现,昨天我有20%可自由支配的时间(去掉陪伴家人),这期间我做了这样几件事:
- 写作 1小时30分:规划时间统计系列文章,并发布一篇;
- 社群1小时30分:彩排、收听生涯规划师乔明志分享;
- 读书30分钟:《乌合之众》;
- 简书 30分:读文、留言、回复;
- 币乎 1小时:阅读、点赞、留言;
- 社交45分钟:答复征文获奖相关事宜。
其中,我在写作、收听分享两方面收获比较大。在图表中,这两个部分占比也最大。而其他事项收获一般,在图表中占有的份额也很小,看起来像一些碎块散落在饼图中。
到这里,你发现了什么问题么?
借用《孙子兵法》的虚实之法,如果我们想要把一件事情做“实”,就要集中兵力,解决战略重心。
华衫在讲孙子兵法时,曾顺带分享自己的时间管理原则:
1、日日不断;
2、时间一定要大块地使用;
3、对时间的安排铁石心肠。
我读到这三点之后,很受启发。结合我自己日复一日的时间统计数据,我发现自己的大块时间的使用效率,远远优于碎片时间。
所以我现在的策略是:
1、利用大块时间做最有价值的事,有重大意义的事:
给这些任务更高的优先级,在进行过程中尽可能不自我中断。比如写文章、时间统计、反思复盘。
2、每一天做事更少,但更加深入:
尽可能每天只有一项主任务。日日不断的任务如输入、输出、健身,控制好时间。
3、尽量减少自己在不同任务之间的切换:
需要处理的琐事、或者一时兴起的想法(比如看某个有趣的文章或者视频)记在随身携带的手帐中,列成清单,等有空时再处理。
其实大多数事情过了3-6个小时,等我再回头看时,会发现根本没有着手的必要。如果我当时立即放下手里的工作去参与,很可能会掉进一个时间黑洞里。
所以,我的体会是:用好大块时间,做能带来长期增值的事。
这就是为什么每天当我看到自己的时间统计饼图上出现大块的色块,我都会特别开心。
明天我们聊一聊:时间统计法本身,是不是一件很耗费时间的事情呢?它到底需要花费多少时间?
思源关于时间统计的更多文章:
《只要1年,你也可以“看见”时间——我的时间统计践行史》
《时间统计法的总结季「2019.2.20」》
《为什么“管理”时间让你焦虑?「2019.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