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有远山
【身心苏醒教室】
心有远山早上起来,感觉状态不错,想起昨天与小伙伴们互动挺好的,不觉笑出来,脸上的肌肉挤在一起的感觉与情绪能量连接挺有意思的。 抽了张牌,是“圣杯八”。刚好旁边放着一本书“愿你 心有远山 安于当下”——
心有远山有意思!书名还真配这张牌,近期抽到“圣杯八”好几次了。最近一次是在前天,我想喝酒,又觉得不合适,抽到了逆位牌。它提醒我:我不想离开酒精带给我的状态,我想躲在这种感觉里逃避某些东西。我经常冒出这样的想法:我生活的环境为什么这么浮躁,这么粗钝,让我极其反感,然后马上觉知到内在的躁动。这躁动与周围的氛围是那么的一致,它们就是一个东西。问题根本不在外面,全是内在的扰动投射出来的意象,正如佛家说的——相由心生。
佛经里有这样的对话:有弟子问释迦牟尼佛,为什么我们生活的地方(娑婆世界)这么的污秽不堪?佛陀回答,因为你的心就是如此,我看这个世界是非常洁净和庄严的。接着,佛陀示现神通力,让与会(法会)弟子们都见到了琉璃光闪耀的纯净世界。
早上的状态可以用“心开意畅”来形容,对自己追寻的道路又清晰了几分,正印证了正位的“圣杯八”。它是一张代表力量的牌,显示我正突破某种限制,去追寻更多的东西。它需要我远离现在所拥有的即时快乐,去爬到更高的山上,以获得更好的视野。这需要内在力量作为支撑,我觉察到这股力量正像孩子一样的长大,充满了生命力。它是温和喜悦的,也是活泼敞开的;它是向内的,也是向外的。它从哪里来?本不可说,强言之,从“当下”来。就像上面的书名,只有“安于当下”,才能“心有远山”。
“当下”是什么?金刚经说:过去之心不可得,未来之心不可得,现在之心不可得。那心在哪里呢?经上又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无住的心才是“真心”,才是“当下”的心。无住是意识没有焦点的状态,不会死死的抓住某个事情,但对自己和周遭环境又是全然的了知。这是意识的“觉醒”状态,是身、心、灵合一状态,是“禅”的境界。只有尝到它的滋味才能真正了解,文字只能是隔靴搔痒罢了。这其实很难理解,能瞥见冰山一角就已经稀有难得了,何况持续的“安住”,这是需要一辈子努力的。
别被我的话吓到了,一辈子,万一做不到怎么办?这种以目标为导向的思维方式,和以得失为衡量标准的态度,本身就已经脱离了“当下”。“当下”就在这里,是不会跑的,人人都拥有它,只是极少有人在乎它。我们要做的只是与它联结,掌握了诀窍的智者们会说这很容易。史上有一个姓“庞”的佛家居士,他们一家人都是佛法证悟者。他们有句话说到了这个事:“难非难,十担麻油树上摊;易非易,百草头上祖师意。”说明是难是易要看你是否允许自己接近它,全身心的投入其中。直接的问题是:
我们想活在当下吗?想与此时此刻的一切感受——兴奋、失落、愉悦、嫉妒、自负、猥琐——共处吗?
最后以一首诗结尾,看官自去体悟:
佛在灵山莫远求
灵山只在汝心头
人人有座灵山塔
只向灵山塔下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