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垃圾站心情随笔

生而为人

2019-01-21  本文已影响112人  敏而好学是知也

      我发现我还是变得懒惰了。一再拖更,或许这么说不准确,我不是连载作者,没人期待我写的东西。不过我是想说坚持每天写作真的很难,至少肚子里得有东西,还得不是矫情,无病呻吟。但我真的太久没有写东西了,话题也攒了一大堆。什么权游、大学、工作、友情,都在计划内,也都还没有写。写作习惯至少在我看来比健身的习惯难养成多了,健身只要照做就行,动动身子,但写作是需要思考的。

      今天提笔,觉得在我忘记之前,还是说一说吧,毕竟断更了一阵子,也思考了一阵子,有些东西写出来,或许对别人有用,至少对我自己有用。

      近些日子,我好像越来越觉得,人就像是一个天平,有很多托盘的天平。托着事业、家庭、友情、爱情、亲情、理想、自我,等等。你在任何一个托盘上放太多的砝码,都会导致天平失衡。确实,我们越长大,天平的托盘会越多,至少在参加工作和结婚之前,你的天平是很简单的,也很好维持。但随着婚姻、工作的加入,很多看不到的砝码(负担)悄悄地被放到天平上了,我们一生无时无刻不在努力地维持这个天平,以求和谐,但这真的很难。工作的一端太重,对面的家庭、爱情、亲情势必倾斜。爱情、亲情也不见得会很和谐的放到同一个托盘上,譬如:婆媳关系。而一个人大部分时间沉溺于社交场合,并从中获得的近乎全部的慰藉,那么要么他没结婚,要么他婚姻未必幸福,家庭未必和谐。其实这里我想举例子,不然觉得自己是信口开河。例子太多了,我不想伤害身边的朋友,所以不提及他们,但那些站在风口浪尖的人们,普通人只看到了他们的财富带来的物质满足,但未必看到他们的压力和阴暗面。所以为什么普通家庭平淡真实知足常乐,明星政要财务自由却多抑郁、多是非。这里就不点名道姓了,自认为没有评价那些身居高位的人的资格,我吃我的瓜,但是我不乱说。

1

     上述例子除其他难以平衡的因素外,其实是包含一个更复杂的东西——欲望。欲望这是个可大可小的砝码,取决于人自己。但显然这又是一个展开来却又难以合上的话题,所以我不深挖,因为我也搞不懂。我只知道欲望这个东西自人类诞生以来就有了,它是和人类的满足感成反比的,很复杂……如果欲望这个砝码膨胀得过分了,显然对面放什么砝码都是压不住的。这个词对于我呢,我觉得还好还好。

之前看过一个统计国人幸福感的报告,很有意思。在月薪1万之前,人的满足感是和薪酬正相关的,但1万以上的,就不好说了,甚至是负相关。如果按我的理解,我想月薪1W是一个分水岭。这个分水岭开始,欲望的膨胀速度,人所负担的压力就开始是一个很明显的界限了。


      说到这阵子断更的原因,是因为我忙着竞聘我们上级行的事。其实我在参加完笔试,面试,等待结果的那阵子是很痛苦的。这里有很多矛盾点,其实就是我不知道该怎么摆弄我的天平了。如果我被录取,意味着我从处级单位调到了厅级单位,虽然职位没变,但机遇和视野肯定是增加了,那是作为一个男人应该去寻求的。但同时,我背负的压力也增加了,我在呼和浩特没有房,我身上又有了一套房的压力,以及与爱人分别的家庭压力,以及适应新的城市、新的工作环境的压力。此外,我自认为和我关系还不错的一个女性朋友,是我这次竞聘的竞争对手,她老公已经在呼市获得稳定工作(也是因为地点调动),房子也买到了呼市,仅剩的任务就是夫妻汇合。但我和另一个男同事的竞聘成功也宣告了她与丈夫汇合梦想的破灭,因为毕竟岗位名额有限。在那之后,我竟然不知道该以一个什么样的身份去和她对话。你能理解一个人明明知晓对方的心情却没法以一个合适的立场去开口安慰的那种滋味吗?

      也许有人会说,你在对待朋友上未免太敏感了,这不是你的错。确实我也知道这不是我的错,但我内心纠结这是事实。为什么会如此,和我在朋友相处这方面的因素有关。到现在,我还留着一个题为《我觉得我还是不得不说一下朋友相处这件事》没有写。因为实在是讽刺,我并不太懂如何和朋友相处,但我也渴望能有一些推心置腹朋友,真的,不用很多,几个就够了。之前写过的一个文章一个理科肥宅猫到底怎么变成文科社交狗也表露了我在社交方面的一些困境。其实我最近才想明白,这其实就是一个天平失衡的典型表现。

       回望上大学的4年,的确很多人和我一样都在玩游戏,但别人是玩的同时交了很多脱离了游戏这一媒介依然可以保持的朋友,而我没有。在与人相处上,我还有很多课需要上。回望工作的5年,近4年是婚后的生活,脱离了学校这一乌托邦,与另一半的相处,与同事领导的相处构成了我的全部。也许真的有人能在工作环境中找到推心置腹的朋友,没有任何利益冲突和保留的那种,那我佩服你也祝福你。而我似乎整个的社交空间只剩了和爱人相处这一块。每天一起上班出发、一块下班回家,一块吃早餐晚餐,偶尔一块吃午餐,一块看电影。足够多的相处时间让我们如此的相像,真真切切地感觉到性格在慢慢地融合。面对对方的缺点,脾气,竟然摸索出应对之道了,从之前的吵架不断到后来的相互理解。我相信,这是每一个新家庭需要经历的一个漫长过程,而这是我唯一一张可以在别人面前拿的出来的底牌。也许有人羡慕,但我始终相信,若非我们性格互补,加上控制欲方面的因素(控制欲太强不利于夫妻相处),我们未必能有如此局面。


       说到这里,我想到一件上周五和妻子吃饭时候遇到的事情,可能有些跑题但是我还是想提一下。我们一起去一个吃西餐的地方,隔壁桌是一个母亲带着两个大约三岁左右的男孩坐一桌。那时候男孩正是淘气的时候,那个母亲也就30出头,面对两个不安分的男孩,不卑不亢,甚是端庄文雅,没有大声呵斥孩子,很耐心地喂他们吃。我以为是在等老公,后来知道应该不是。女人身材纤细,面容姣好,没有岁月的痕迹,也看不出任何负面的情绪。没有浓妆,脱离了艳俗风尘,也非素颜,非茶米油盐围绕的居家女人。我想到了一个词——精致。那也是头一回在朋友圈之外,看到了这两个字的现实体现。说到精致,并非仅仅是物质充足,我完全可以另开一个文章说“精致”这个话题,因为前些天蜻蜓FM有个叫“槽值”的电台主播主持的一个关于“伪精致”的FM,感触颇深。这里就不赘述。

      我并非能看透她的内心是否充实,因为仅仅是观察也没有任何交流(何况妻子在旁边我观察也算是冒死了,就算妻子不在我也不是一个敢于搭讪的人)。但显而易见的是,她是出自一个经济实力雄厚的家庭,物质的充足让她有时间打理自己,甚至雇得起保姆不用自己亲自带孩子,也有条件在老公不在家的时候带着孩子来一个消费不低的西餐厅用餐(确实很贵,98一盘300克牛排我和媳妇一扫而光,她们3人只吃了一半)。根据对孩子的态度和耐心,她受到的教育也不会太差,因为我见过不少在餐桌上打骂孩子的母亲,她们的仪态装束较前者可是完全不同。这里不是想表达别的,就是单纯的羡慕。一个女人活得精致,不过如此。在一个本该被家庭琐事、柴米油盐、被下一代束缚的却也爱美年龄,活出了一个真实的自己。然而她的这种精致是以物质条件为前提的,当然也有些人的精致会脱离物质条件的束缚,是一种精神层面上的精致。(FM里有讲到)


      所以还是有点跑题了-_-||,举例子是为了加强论点,不是新开一个话题。精致这个话题本不该出现在此篇文章。一个人的内心会写在脸上,但是我当时是真没敢细看对方的脸,也许她家庭未必幸福,爱情未必顺利呢?她的精致也许仅仅是靠物质支撑起的一种虚假的表象呢?这点如果属实,便可以是弱者用来自我安慰的借口(贬低别人的现实从而降低自己同别人的落差感),也可以佐证我上文的结论:我们一生无时无刻不在努力地维持这个天平,以求和谐,但这真的很难。好吧,很牵强地扳回一分。我承认不该那么假设。


      回到跑题那个例子前,我说到家庭。诚然,我对现在的二人生活还算满意,可生活总是充满了变数。这又让我想起了这个杀手不太冷的一句台词:

“生活总是如此艰辛,还是仅仅童年如此?”

“不,生活总是如此”。

她刚从北京调回来,我又要去调往呼市了。其实我发现老天是公平的,你不可能永远是一手好牌,只能说是在主题为“夫妻相处”这一牌局里,我暂时先跑一步。那么,下一局呢?况且我沉溺于二人世界,依赖对方,这真的就是我想要的吗?在人际脉络上的缺失,会让我以后的路一帆风顺吗?

      前面提到社交空间只剩了和爱人相处这一块,有必要补充一下。其实再回望十多年,我还有一些高中的同学朋友,现在也常联系。大家都说高中的友情比较纯粹。以前,大家因为在一块玩,一块疯,一块学习知识。现在,一块学不成了,疯不动了,只剩下一块玩(游戏)了。我们经常的聚会形式是:先去网吧,然后晚上一起吃饭,一起聊天,从不喝酒。直到有一天,我把游戏彻底抛了,我才突然发现,随之,我也把我们之间看不到的某种联系也一并抛了。我们已经快两个月没有一起吃饭或见面了。那个5人群,从以前的一天几条消息,也到现在的几天一条了。我有时候就想,没了游戏,没了话题,我和这些老朋友们,该以怎样的形式相处?

     我妻子安慰我,你别胡思乱想了,这几个人里,你最早结婚的,你看XX(我们5人中的一个,第二个结婚)结婚了以后,不也玩的少了吗? 我也听别人说过,真正的朋友,也许平时少有互相问候,但你真正危难之时,他们肯定会出现(还真就是,但那事不是发生在我身上)。也许真就是有些事情我没想明白吧,朋友之间不必那么复杂,包括他们,包括前面提到的跟我竞争岗位的女性朋友,有些事反倒是我太计较了

      我此时又想到了另一个朋友(知道我写不出短文的原因了,写文章的时候写到一个话题脑袋就开始TMD无限递归),他的圈子和我的不太一样。我这个是从不喝酒,他这个是从不少酒。真的是这样,酒这个东西真的是很神奇。跨年的时候,是他邀请我,去接触他的圈子,认识他的朋友。其实我发现,有时候朋友们气氛起不来,可能真就是缺少这样一个喜欢热闹也喜欢带头的人吧。这里我真的没有对比褒贬的意思,我只是发现我是一个喜欢热闹的人,究其原因也因为内心其实是一个极度孤独的人。那天大家一起做酒桌游戏,一起听着电音在那里土嗨,一起说新年愿望,真的很开心。


2

      我有时候就想,为什么我就不是舞池上方,一边打碟,一遍带动着全场气氛的那个人呢?如果我是那样的人,我现在的圈子的气氛会不会好点?可我转念一想,如果我是真那样的人,我还会有现在这样的圈子吗?咳,看来我想要想明白一件事情,首先得想明白因果。而我也明白,即使不做带头的那个人,也不要做坐在角落里的那个人。


      上周五单位加班,媳妇让我陪她逛街,虽然未必用我留下,但我竟然说出了“主任,我可以走吗”这样的话。现在想起我当时还真是蠢啊,尽管领导没有介意,媳妇最后也骂了我,说你不能说句“你们人手够吗?不够的话我留下帮忙”之类的话,我也明白我有其他一万种比那句话强的说法,可我就偏偏说了那样的话……况且,在那之前,我前后纠结好久,也问了她我该怎么和领导说,可真真话从口出的时候,就不一样了。人在一个方面的短板一旦定型,还真是神仙难救。  经过上周五口头请假事件,这次的竞聘事件,还有近期和朋友相处的事,我明白我这天平若是再不调整,怕是要倒了。


       友情牌和事业牌,我真的是,打的很烂……

       别的牌我也未必打得好,今天只是把朋友相处这方面放大来说了。生而为人这个话题,真的太沉重,重要我现在都忘了最初我提笔的时候想要说什么。分享一些想法?怎么平衡心态?怎么应对矛盾冲突?我不记得了。

       就篇文章而言,无疑是很失败的。似乎我并没有表名我最想说什么,整篇读下来,就连我自己都莫名其妙,就像你浏览一个系统,想要使用一个功能,见到子菜单就展开,一直到无法再展开为止,最后竟然忘了自己最初想要做什么。

3

       我承认这和一个人的逻辑思维能力有很大关系。话虽这么说,我不适合做逻辑性强的工作,这没什么毛病。但与人相处,为什么也做不来呢?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