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老师
躺在床上却翻来覆去的睡不着。
脑海中却突然蹦出一个奇怪的想法,并独自哑然失笑,是因为突然想起了此生中唯一的音乐老师。
其中的一些片断尽管有点模糊,却忍不住强烈的涌上心头,强压都不能挥之而去。
老师姓杨,是一个当时只有二十多岁的男性,看起来极年轻,比当时十二三岁读初中二年级的我们好象年长不了多少岁。
杨老师是一个有理想有追求的青年,这是我至今还存敬佩之意的老师中的一个。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他竟然可以潜心到那时并不玻学校重视的乐理科目的研究中并得以把他的知识传授给懵懵懂懂少不更事的我们。
在那个要求学生们全面发展的年代,从初中至以上,学校提倡的教育思想是德智体美品孛兼优。
为了贯彻这一教学方针政策的实施,学校便在繁忙紧张的教学课时中每都挤出一节课时四十五分钟的时间来给学生们上音乐课。
于是,杨老师在当时科班出身的音乐教帅稀缺的情况下便被不知被哪位伯乐相中而做了教我们音乐的千里马。
杨老师是一个有抱负有实才的人。唯一记得的特征是他略显忧郁却英俊的样貌和说话时象充饱气而鼓起的腮。我以后所能对音乐有一点点似曾相识的感觉还真的得益于杨老师。
但是,在我们认为每周只有一节的音乐课的课上可以神经放松以为可以自由散漫的时候,杨老师却一本正经地要来给我们讲授乐理知识。因为音乐是人生的那些什么什么的语句确实读来让年轻的心热血沸腾久久不能平息。
直到杨老师在课堂上一个个提问且没一个能答对提问时,全班高昂的情绪瞬间回到零点,大家这才意识到理想和现实原来是存在很大一段距离的。毕竟如杨老师给大家的评价是全班没有一个人是有音乐细胞的。并且给全班同学统统冠以"饭桶″两字,从第一人到全班最后一个,于是全班同学被从一级冠名到五十几级饭统。
说实话,在那个时代十二三岁的小孩根本不懂什么叫音乐,随口哼哼哈哈胡乱哼几声那就算唱歌了。哪里知道什么升调降调还是前或后分音符,什么几份之几拍或者颤音诸如此类的乐理知识?更何况一个星期只给这个弥足珍贵的四十五分钟让学生们学音乐?
所以最终,我们的音乐最后以成败告终,杨老师也不能挽回失败的命运。因为在了初中三年级之后为了拼刺就再也没有了音乐课也再不见了杨老师。
这其实又不完全是杨老师的失败,这缘于那个时代。因为现在回想起来,杨老师的教学是有其步骤和方法的,他有他完美的教学计划,那就是一点一滴从基础开始把他所有的乐理知识完好地传授给他的学生,让他们在以后的人生中感受优美的旋律和快乐。
此去经年,也不知此后的杨老师是失意落寞还是事业有成?唯一可慰的是在他所教授的学生中因为此特长有一同学被部队特招,后此同学以县长级别转入地方任职。
这或许可以慰藉到杨老师的满腔热忱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