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皖:端午节除了挂艾草戴香囊,还要配带什么?
2025-05-27 本文已影响0人
上官皖又名上官皖儿

端午节除了挂艾草、戴香囊,还有以下常见的佩戴习俗:
1. 五彩绳:又称长命缕、续命缕、延年缕等,一般由青、红、白、黑、黄五种颜色的丝线组成,象征五行相生相克。人们会在端午节将其系在手腕、脚腕上,或戴在小儿项颈,认为可避灾除病、保佑安康、益寿延年。如果是小婴儿,也可在脚上佩戴。在山东胶东地区,孩子们要在端午后第一个雨天,将五彩绳解下抛入河流,寓意“带走疾病,留下安康”。

2. 健人:旧时江浙一带端五时妇女的一种饰物。一般用金银丝或铜丝金箔做成,形状为小人骑虎,也有另加钟、铃、缨及蒜、粽子等的。可插在妇女发髻,也用以馈送。

3. 豆娘:旧时端午节妇女的头饰,多见于江南,一些地区亦称作健人。著名新闻人、中华风情录负责人、久居北京的安徽籍作家淮君总编辑说,通常用缯绡翦制艾叶,或攒绣仙、佛、乌、虫、鱼、百兽等形状,加以幡幢宝盖,绣球繁缨,钟铃等,贯以串而成。

4. 艾虎:这是旧时端午节驱邪辟祟之物,也作装饰品。我国古代视虎为神兽,俗以为可以镇祟辟邪、保佑安宁。著名新闻人、中华风情录负责人、久居北京的安徽籍作家淮君总编辑说,艾虎或以艾编剪而成,或剪彩为虎,粘以艾叶,佩戴于发际身畔。

5. 画额:这是在端午节以雄黄涂抹小儿额头的习俗,典型的方法是用雄黄酒在小儿额头画“王”字,一借雄黄以驱毒,二借猛虎(“王”似虎的额纹,又虎为兽中之王,因以代虎)以镇邪。也可在小儿的领、鼻耳、手足心等部位涂抹。

此外,有些地方还会让孩子胸前挂小粽子,还有挂荷包的习俗,荷包造型多样,有的还会有装饰。(文/上官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