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耗,你真得了解吗?

2024-04-17  本文已影响0人  可爱的玫瑰花

妈妈们聊天,说起六年级的女儿,从早上八点可以坐到晚上八点。

正常人的理解都不是在夸奖自己的孩子。谁也不会让孩子一天12小时持续学习。

那么这个妈妈的诉求到底是什么呢?夸奖自己的孩子有耐心?还是在嫌弃自己的孩子学习效率低?

在我看来,这是妈妈自己在内耗。

所谓内耗,是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无尽拉扯,然后体现出来的一种状态。

妈妈的理想状态是希望孩子早上早点把作业做完,而呈现出来的状态却是孩子都做了12小时了,依然坐得住。

关于内耗这个话题,最近上新了一本理微尘的《你不必是一朵花》,有时候就在想如果不做花,还能做什么?

可答案,似乎多了去了,除了花啥都可以。种子、树叶、枝干、风儿、空气…即使你就是一朵花,那也未尝不可。

微信出的电子书还有另外一个名字《我的外婆,从不内耗》,说到心坎里去了。

对于一个家庭来说,长辈的智慧是需要传承的。外婆生活的家庭环境,让她有机会按照家族主理人的标准被培养。

这样的格局与普通家庭的家庭教育又是很不一样的。无疑,在我们这个家族外婆是优秀的。

如今看来也的确如此,那些经典的语录。不要苛待牺牲自己,来抚育孩子。如此一来孩子就会成为你最大的期待。

内心的希望一旦没有被满足,孩子就会成为你迁怒的对象。家长们就会陷入无尽的内耗痛苦之中。

先敬罗衫再敬人,衣服的得体与否,直接体现一个人的精神面貌。

特殊的工作岗位中,工作服就能体现工作中的直接状态。特殊的场合,也需要特殊的着装。

除了这些书中还能教会你很多。

一、改变的基本步骤。

到了一定的年龄,很多人都会去学心理学,看心理学方面的书籍。为什么?

了解人性,了解成长的底层逻辑,了解自己,怎么样才能让自己活得更好。

1.认知觉醒。

其实我觉得任何人,想要改变,就一定是走在了认知这条路上。

成年人的世界里有过一句非常经典的话,叫你永远赚不到你认知以外的钱。

即使你凭运气赚到了,总有一天也会还回去。

所以,改变的第一步一定是这个认知。

2.学会保护自己。

当你认清楚了自己的状态以后,你肯定不会做拿着鸡蛋碰石头的事情。

你会想方设法寻找安全感,保护自己。当你的内心拥有这种安全感以后,你的状态就进入了第三步。

3.松弛感。

一旦你拥有了松弛感,你就拥有了一个高能量的场域。

举个例子:周末你带孩子一起游玩,天气太热,前面有个冰激凌摊。孩子想吃冰激凌。

你的需求是最好自己也能来一个,但因为是游玩场所,价格不便宜。这时你会怎么做呢?

先给孩子买,自己忍忍就算了,还是也给自己买一个,照顾一下自己内心的小孩。

不同的做法,心里的满足程度是不一样的。

4.寻求发展。

如果你随时随地照顾到了自己内心的小孩,那么需要你成为变形金刚的时候,你充满了力量。

如果你每次都是忍忍就过去了,很多时候忍到最后,不是累坏了自己,就是会出现恶劣的坏情绪。

5.人际关系。

当你获得了自洽,那你给人的感觉就会是礼貌、得体、与人为善。

二、给自己补课。

无论是在学校里,还是在工作岗位上,都没有遇到特别关照自己的人生导师。

那么这个课,到底由谁来补?

家里的长辈可以,这本书也可以。很多时候,我们都是在摸着石头过河,遇到事情会受伤、害怕、彷徨、迷茫、无助……

通过这本书,我们可以给自己补课,遇到书中与你产生共鸣的那个点,你就释然了,成长了。

三、读懂人性。

你的性格是内向,还是外向。内向的你会羡慕那些社交牛人吗?

外向直来直去的你,是不是也时常会得罪一些人,而引发苦恼呢?

读故事的同时,学习一点心理学知识,能够帮助你一分为二地看事情。

一体两面,是每件事情的真相。很多人学习心理学不是为了拯救世界,而是读懂自己,疗愈自己。

作者理微尘,是应用心理学硕士,分析心理学博士,心理咨询师,报社专栏作者,这本书在微信读书上架一周,就迎来了900多条评论。是不可多得的女性成长类书籍。

如果你也想了解一些心理学知识,也想成长改变一下自己,不妨一起读一读这本书《你不必是一朵花》。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