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从何而来?
一直追求做一个有个性的人,因为本能的认为个性与创意创新是联系在一起的,换句话说,我想做一个有创意的人。虽然那时候,还没开始流行“这是一个创意为王的时代”。
现在,提出这个问题,并不违背我追求创意这一事实,只是跳过曾经的自以为是,发现自己算不上有创意的人。先让我就这一事实展开一下,高中一个教英语的老师曾经上课时提到:如果把一个人的知识面比作一个圆,知识面比较小时,圆的面积小,接触外围也小,这时候很容易自满,觉得自己知道的很多。相反,当一个人的知识面越大,圆的面积越大,接触的外围越大,就越发觉得自己知道的太少。
当时是初次接受这样一套理论,觉得新奇但很有道理,所以一直记到现在。对我来说,会不会也有这么一点原因呢?因为接触的东西多了,越发觉得自己不足,知道的太少。
让我明确产生这样的认知,源自视频拍摄的实践。从上个学期开始,一直断断续续的拍摄短片,一直很想尝试拍个中长片。但是,一直卡在剧本创作这一初级阶段,有几个花了时间也花了心思的剧本都被Pass掉了。创意是其中一个原因。
接触的一个专业老师,无论是点评学生拍的视频,亦或在课堂上就某一事件展开,提出的建议或想法,往往让我觉得自惭形秽,为什么我就没想到!特别是,有时候她说,你们是90后,应该比我更有想法才是。对呀,明明是90后呢。
一次上课再次遇到相同情况,我突然灵光一闪:每个人都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思维模式,而且随着时间流逝,越发系统和完善。暂且形象的理解成一颗树形的模型吧。
对于我的老师这一类人而言,他们的那棵思维树必然比我们普通学生的大且枝繁叶茂,因为他们的工作经验、社会经验等各个方面都比我们丰富。一件事,他们一旦获知基本信息,立马能在脑海里进行分析归类,然后在自己的思维树上找到属于它们的位置。在这个位置上,以前所有相关的经验立马呈发散状抽离出来。眼前这件事,就可以直接套用已有的思维模型,得出各类想法、建议或结论。总结下来,这是经验积累的结果。
所以,经验越丰富,思维模型越全面,一件事套进来,得出来的想法就越多。对于年轻的我们而言,在经历阅历方面,自然显得捉襟见肘。这也是为什么,往往会看到这类建议:爱好或从事写作的人要多看他人优秀的作品;爱好或从事音乐的人要多听他人优秀的音乐;爱好或从事影视行业的人多看他人优秀的影视作品。因为自己的社会阅历不够,可以从他人现成的作品的汲取养分。同时,也并非这样简单的一一对应,爱好或从事音乐的人,也能从文字作品中获得灵感,毕竟艺术是相通的。总结起来就是,由于年龄原因,社会阅历不够,可以从前人的作品、听他人的故事等各个方面弥补,使自己的思维树开枝散叶。
前一段时间,看《一个人与这个时代》,白岩松提到创意,他说:他从不认为创意是灵光一闪的结果,一定是积累的多。同样一件事,你看到了别人ABCD四中处理方法,立足全局,参考四种解决方法,你找到了新的解决方法,这就是创新。
回到我所理解的,老师们根据经验展开的想法,若是和以往一成不变,还不能称作创意。但建立在老白的理论上,老师们若是立足全局,高度就占优势。这种情况,是更容易有创意还是得出的想法更有创意呢?个人觉得应该是更容易有创意,但不一定更有创意,因为建立在如此多经验的基础上,实际上是限制了他们的创意范围,这也是年轻一代的优势。
年轻一代,思维模式没有定型,成长、发展的空间无限。没有经验或惯性思维的限制,也就意味着有无数的可能。用树的模型来理解,老师们的树基本长成,基本是沿着长成的枝干的方向思考;年轻一代,每一次尝试每一次思考,都是新的枝干的发芽与成长,想往哪个方向怎么长,都有很强的主观能动性。所以,对于年轻一代,创意的产生虽不那么容易,但产生的想法可能更有创意,即创意的含金量更高。
创意定然源于积累,源于对自己生活、对他人故事的思考的积累。每个人都从年轻走向年长。我们能做的是努力追求年轻时创意的质量,同时为年长时能有更多创意打下基础。
创意从何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