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阴天

2019-07-06  本文已影响0人  白羽eagle

      很久没有写东西了,从小就不擅长文字,但对文字有种隐隐约约的向往。记得小学时的作文30分满分,24分以上算高分,我从来没得过。“最××的一件事”是那个时候标志性的作文题目,也是我最怕的记叙文,因为我总是无事可写。同桌的女孩是班委,文采出众,每次作文都是28分上下。我曾请教她写作的方法,她说“把事写出来就好”,后来我偶尔翻看作文书才发现,她的作文跟书里的文笔很像。

      初一下半学期的第一节语文课,老师让写散文,当堂写当堂交,我倒吸了一口气,以为六年级和初一之间似乎间隔了一两个年级没有念。我主动挑选了记叙性散文——藉由记人叙事抒发情感,只因“记叙”两个字看起来熟悉,所以理所应当的成了最好的切入口。

      今天突然写起这些也是不知道第一篇文章该写什么。自我介绍?不用了,没人认识我,也不想被别人认识。写心情或写事件?没有,宅在家里,百无聊赖……或许百无聊赖也算一种心情。

      那篇记叙性散文是得了高分的,百分制得了88分,得90分以上的只有一两个人,老师不但点名表扬了我,还读了我的作文。平生第一次获此殊荣,现在还能感同身受那时的心情,要知道那篇作文可是没写完的。

      前两年,我开始在百忙之中挤时间读书,像个文学爱好者一样,在地铁里读、在公交车上读、别人看电视时读、甚至别人睡觉时还在读……发现读书确实能丰富人生的眼界和感受,从小到大我总觉得我的生活很单调,像只有灰白蓝的文革时期,没有鲜活的能量能够激起我的热血,搞得时不时的感觉它在血管里膨胀而找不到出口。

      说起“热血”我想在我很小的时候曾见过。儿时跟着母亲从天津坐火车回北京,几个穿着军装的学生衣衫不整,他们有的吊着胳膊,有的包着头,头上的纱布渗出些许血色,他们热血沸腾地喊着口号,周围还有不少人向他们伸出手,手里拿着一块、两块、甚至五块钱一张的人民币,他们并不理睬,只是一味的喊着口号。黝黑的脸上涨出了红色,加上眼中的血丝,感觉有什么东西要迸发出来,我不由得往窗户的方向躲,母亲护着我,目送他们走向下一个车厢……后来的许多年里,我陆陆续续的在大人们的谈话里知道了事情的原委,也明白了,原来像“热血”这样的词汇本身是没有政治立场的。

      天又阴上来了,天气预报说今天还有雨。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