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孩子回家的父亲
中学开学那天中午,我打了网约车。刚行驶出去,司机师傅就接了个电话,狭小的空间里,外放的听筒声音,容不得人回避,我把内容听得一清二楚。
对方三两句简单的问话,司机师傅更是低声支吾着......我已猜出八九分内容。
对面是他孩子的老师,来电问孩子怎么没去学校。师傅语气低沉(估计面色也是凝重的),支支吾吾,欲言又止,似有难言之隐。电话那边的老师也很直接,问孩子是不是不想去了。师傅叹着气“嗯”了一声,算是回答了这个问题,然后沉默,车子继续前行着。老师在电话那头停顿了一下,让孩子下午先去学校,可以不去教室,先直接去办公室找她。师傅听完,语气起了微澜,连连感谢老师。
挂了电话之后,完全能感觉到司机师傅的沉郁,我不知道背后还有怎样的事情,一时不知道该不该开口,如何开口。车内气氛似乎要凝固,但车子依旧行驶得很平稳,看得出来,师傅是一位技术娴熟的老驾驶员,不会因为自己的情绪而影响工作。
身为母亲,我为这个不愿意去上学的孩子而疑惑,对司机师傅的沉郁完全能够理解。原本是别人家的私事,又涉及孩子教育问题,隐隐觉得不该多嘴,但是心里的仗义升起来——既然遇上了,知道他有事,我也不沉默了。主动搭话,试探着说:“师傅,你有急事的话,可以靠边停了,先把电话打了再走就是。我不赶时间的。”
司机师傅可能没想到我会这样说,他侧了一下头,带着有些激动的语气说:“喔,好。感谢体谅啊!”
车子继续前行,师傅并没有停下来,也没有边开车边打电话的动作。车内空气再度沉寂下来,只有发动机的声音和马路上的川流不息......良久,司机师傅又开口了,又是先前那种异常沉闷的语气:“我打电话也没有用,孩子不想上学,已经离家出走了。”
“……”我一时语塞,心里咯噔一下,不知道如何接话。这完全是我没料到的!刹那之间,心里涌起很多复杂的想法,听过太多离家出走,第一次遇到这样的事情真实发生在眼前。努力在大脑里搜索相关的事情,可惜,我的经验值为零。
“今天发生的吗?”我选择从心出发,问他大致情况——就算最后什么都帮不上,或许可以鼓励他,给他信心。
司机师傅一定感受到了我没有恶意,很冷静地回答道:“昨天,他从外婆家走,说是回重庆来,结果根本没有回来。喔,他外婆在XX。”
XX到重庆,轨道交通很通畅,轻轨线一个小时多点就能到的,能放心孩子一个人回来,应该是个中学的孩子没错了。我继续问:“是不是学习逼得太紧了?”
“嗯,没有啊!感觉我们不是那种非要他如何如何的父母。”
“好多岁呢?”我问。
“十五岁。”
“那就是初三了,和我孩子同年级。要毕业了,很多孩子感觉压力很大。”我能想到的都是孩子平时抱怨没时间玩儿、没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等等。
“他不喜欢跟我们交流。”司机师傅停顿了一下,继续说,“就是不知道他什么原因,之前都没什么征兆,就这样就离家出走了。该找的地方,该联系的人,我们都全部找了,不知道在哪里,反正就是不接电话。还找了公安局的朋友帮忙,只能锁定大致范围,就在江北区的......电话一直是通的,他不接电话,就完全没有办法,也没有达到立案条件......”
司机师傅语气还是那样低沉、无奈又透着焦急,他就这样向我述说起事情的前前后后——或许他在这样的焦急和压力之下,也想找个人倾述一番;坚持出来上班,也是在为自己的内心寻找一个出口。
事情虽然简单,但是他的每一句话似乎都讲诉在我的心坎上,听得我跟着着急起来。估计孩子的妈妈已经担心到坐卧不安、泪流满面,他是一个多么坚强的父亲,一边想尽办法寻找,一边在工作中盼望孩子接电话、等候孩子回家。
“他是初三开始突然不喜欢说话,不和我们交流的。以前都感觉好好的,也不知道什么原因。”师傅继续讲着,“我们老家在XXX,以前他一直跟爷爷奶奶在老家读书。我们在外地打工,也没给他什么大家说的'陪伴',所以在感情上有些疏远。去年回来,直接把他接到重庆来读书的,对他也很迁就,其实就是心里觉得很亏欠。但是他不说,也没有发生什么大事,我们连问题在哪里都不知道......”
司机师傅又叹了口气,我也在心里叹了一口气。
又是一个缺乏陪伴导致的家庭教育问题,还转过学,孩子生活、学习环境都发生很大改变,这实在是两个急不来的事情。但突然离家出走,如果不是历史积累问题,就一定有发生对于孩子来说的“大事件”。
“会不会是恋爱问题呢?”孩子慢慢长大,这个话题敏感又麻烦,但总是具有相对的普遍性,所以我凭着直觉问。
“不会,这个我们可以断定的。”司机师傅这次回答得斩钉截铁,随后又重现那种苦恼的语气,“实在搞不懂这孩子,到底在想写什么。”
“有没有他比较喜欢和信赖的亲戚或者朋友啊?这样试着联系他。”
“她平时和小舅妈说得来,但是关系也不算特别亲密,小舅妈的电话也不接,发信息还是没回......躲起来了,这么大城市,不接电话真拿她没办法。唉——”师傅沉重地叹了一口气,没有继续说了。
“刚过完春节,孩子手机里都会有些零花钱,暂时肯定是饿不着的。他既然一直没关机,说明孩子还是没有真心想出走,这也算唯一的一种安慰......”我只想尽量安慰一下司机师傅,谁知他听这话有有些绷不住了,立即说道:“我看就是身上有些钱给闹的,平时还是太娇惯她了,只知道闹脾气,不考虑外面世界的复杂。一个女孩子,实在太让人着急......”
女孩?我本能地以为是个男孩子,这下真有些替他着急起来。
“你看要不要找老师,请老师或者心理辅导老师帮忙?现在的学校,都有专门的心理辅导老师,可以相信专业的建议。他们接触的都是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遇到这些问题也比我们有经验些。”
“可以这样找吗?”司机师傅连连表示自己不知道。
“哪怕老师无法直接联系上孩子,但是帮你出点儿主意,肯定是靠谱的。”将心比心,目前最重要的,是尽早把女孩儿联系上。只要孩子回家了,天大的问题都可以解决。其实,这时候,父母示弱一下,给孩子一个台阶,也是很有必要的。不知道这位选择一边工作一边等候的司机师傅,有没有和妻子一起给孩子传递足够的爱、理解和尊重......
很快我就到了目的地,下车之前,真诚地祝愿司机师傅找到孩子:“十五岁也不小了,该懂的心里也都明白,相信你们女儿会有保护自己安全的意识,知道该怎么做的。希望你早点联系上孩子!”
“好,好!谢谢你。”
为人父母,等候孩子成长,就像守候一场花开,少不了经历各种各样的挫折。但我们终将迎来孩子长大——这是世界上最美好、最深情的期冀和等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