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哲学基础—行为主义与教育》读书笔记(20171022)
行为主义是美国现代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之一,也是对西方心理学影响最大的流派之一。
行为主义的主要观点是,心理学不应该研究意识,只应该研究行为,把行为与意识完全对立起来。在研究方法上,行为主义主张采用客观的实验方法,而不使用内省法。
行为主义是强调运用自然科学的实证方法,对社会政治生活的过程做系统的、经验的和因果的解释的西方政治学思潮和流派。
行为主义的发展可以被区分为早期行为主义,新行为主义和新的新行为主义。早期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以华生为首,新行为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则为斯金纳等,新的新行为主义则以班杜拉为代表。
一、行为主义的哲学基础
行为主义植根于许多哲学的传统之中,如实在论和辩证唯物主义。
行为主义与实在论的联系主要体现在新实在论及其对科学的拥护之中。对行为主义者来说,没有被隐藏在科学现象之下的“内在的”现实,因为真实的事物都能通过外在的、现实的和可被观察的行为反应出来,我们完全可能了解行为的规律,并且开始控制行为。
行为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的联系主要体现在对物质与运动规律的认同上。行为主义者一直在强调身体是物质的,行为是运动的。人类可以被看作是物质和运动的结合。
二、新行为主义代表人物斯金纳的主要思想
斯金纳是行为主义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他的主要思想有:
1.认识是环境作用于人的一个事实,我们感知和认识可以到达的程度就是我们对环境相倚性联系的刺激所产生的反应。
2.用语言来描述感觉的意识是社会化的产物,而不在单独个体的范围内。人们认知的东西都是外部客观世界的物体和状态,知识的本质和内容会以可观察的形式出现。
3.人类进化的过程包括生物学上的进化和文化意义上的进化。对斯金纳而言,文化意义上的进化更为重要。环境是经过广泛的设计的,并非自然的。人们生活的环境包括了重要的具有强化功能的相倚性联系,正是这些相倚性联系创造了人类。
4.试图利用控制本身使得我们对行为的重要性更加敏感。强化伴随着行为,行为被指向强化的方向,因此人们应该通过控制、设计和相倚性联系来强化那些想要得到的行为。
5.产生一种积极的强化刺激的事物称为个人的“善”;在其中涉及社会相关的行为的称为他人的“善”;引导信仰某一文化的成员为了整个文化的生存和提高成为文化的“善”。
斯金纳还用操作行为主义理论阐述社会生活问题,出版了小说<沃尔登第二> 以及《自由与人类的控制》《超越自由与尊严》。这些作品曾在美国社会中引起巨大反响和激烈争论。
三、新的新行为主义代表人物班杜拉的主要思想
班杜拉是新的新行为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社会学习理论的创始人。现任斯坦福大学心理学系约丹讲座教授。他是新行为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社会学习理论的创始人。有人称他为社会学习理论的奠基者,社会学习理论的集大成者或社会学习理论的巨匠。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包含观察学习,自我效能,行为适应与治疗等内容。
1.他把观察学习过程分为注意、保持、动作复现、动机四个阶段,简单地说就是观察学习须先注意榜样的行为,然后将其记在脑子里,经过练习,最后在适当的动机出现的时候再一次表现出来。他认为以往的学习理论家一般都忽视了社会变量。他们通常是用物理方法来进行的动物实验以此来创建他们的理论体系,这种研究方法对于作为社会一员的人的行为来说,没有多大的研究价值。因为人是生活在一定的社 会条件下,所以他主张在自然的社会情境中来研究人的行为。事实上,人们在社会情境中通过观察和模仿,学到了许多行为。
2.班杜拉在 1977 年提出“自我效能”的概念,用以指个体对自己在特定的情境中是否有能力得到满意结果的预期。他认为个体对效能预期越高,就越倾向做出更大努力。班杜拉指出 了四点影响自我效能形成的因素,即:直接的成败经验,替代性经验,言语劝说和情绪的唤起,这四方面的内容影响了自我效能感的形成,同时也对教育中学生学习 兴趣的唤起有很大的影响,自我效能感在教育心理学领域对教师心理的研究和学习动机的研究中颇受关注。
班杜拉理论有着丰富的内涵和外延,他区分了人类学习的两种基本过程,即直接经验学习和间接经验学习;提出了观察学习是人类间接经验学习的一种重要形式,它普遍地存在于不同年龄阶段和不同社会文化背景的学习者中,他的社会学习理论进一步发展了传统的强化理论,并且以教育有着重要的价值和实践意义。
但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也有局限性和不足之处,它的局限性在于它不适合于解释和说明陈述性知识的学习和复杂的、高难度的技能训练的过程,仅适用于解释和说明观察,模仿等社会性学习的过程。但有的学者认为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还有被发展、深化的余地,只要加以适当地发展性研究,就可能繁衍出一些适用于解释特殊社会环境和特殊社会成员的社会性学习的理论。
2017.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