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健身的小小感悟
人们有时候会自觉不自觉的总结、感悟过去的经历与收获。今天小编也来谈一谈最近总结的关于健身的小小感悟吧。
Part1/为什么要健身
首先声明本公众号一贯的宗旨,并不去健身房了才叫“健身”,普普通通的深蹲、俯卧撑、卷腹、跑步、羽毛球、篮球、足球等等都属于“健身”的范畴。
那么为什么要健身呢?
有个小故事或许能对你有所启发:有人曾经问一位智者要不要信仰上帝,智者回答“为什么不呢,信仰上帝几乎不需要你投入什么,不信仰上帝也不会给你带来多大收益,但如果真的存在天堂和地狱呢?信仰上帝的人不就可以享受巨大的回报了吗。”
目前的科技发展越来越否定了上帝存在的可能性,但却越来越多的证实了健身能够带给人身体和精神上的很多益处。
相类似的,平时花费一点儿时间和精力来健身,或许你无法体会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一旦你坚持下去,三年、五年、十年、二十年之后,你与那些不健身的人的差距会慢慢显现,当别人走路都喘半天时,你依然可以健步如飞;当别人三高缠身时,你依然可以笑对体检报告;当别人骨质疏松,摔一跤就骨折时,你依然身体十分硬朗。
根据管理学中的四象限原理,对于健康的你来说,健身是属于重要但不紧急的事件,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很多人拖着从不去健身,而当你身体由于长期不锻炼出现问题时,健身会升级成重要且紧急的事件,但这个时候再开始健身,不是很不明智吗。
Part2/如何合理的健身
提到健身,不少人的第一抵触反应便是“健身会把自己练伤吧”。知乎上和其他网络上关于运动受伤的情况的确有不少帖子,也确实存在不少所谓的“健身教练”瞎指导,造成别人练伤的情况。下面聊一聊对于每个人,该如何合理的健身: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
运动健身的形式多种多样,还在学校的时候大家就都开始接触了乒乓球、羽毛球、足球、篮球等等。运动健身的最大价值需要你能够持续的坚持,那么首要的条件自然而然就是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运动锻炼。
2、在运动健身中积累经验
运动健身如果方法不当或者自我保护意识不到位确实可能会受伤,这就要求你能够在运动健身中,主动的积累相关的经验,丰富自己对这项运动的了解,多掌握一些预防受伤的措施。
3、最小有效量原则
如果你不幸的发现自己对常见的运动都没什么兴趣,也没关系,先别放弃,你还可以抢救一下。
因为对于运动健身存在一个神奇的“最小有效量原则”,意思是你并不需要像那些专业运动员那样每天都进行几个小时的训练来让身体保持健康,也不需要像身边的运动达人们那样,每周有7-8个小时的运动时间,身体只要达到最小有效刺激的运动量,同样可以保持很好的状态。关于具体细节,小编会在后面找机会向大家介绍。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一分钟健身知识
欢迎关注新浪微博:sandy_18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