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人格陷阱》读书笔记
一.心灵成长的六个定律:
定律1,成为自己;
我们生命的根本动力是成为自己。
什么是自己,我们又怎样成为自己?
罗杰斯认为,所谓“自己”,就是一个人过去所有生命体验的总和。假若这些生命体验我们是被动参与的,或者说是别人意志的结果,那么我们会感觉我们没有在做自己。相反,假若这些生命体验我们是主动参与的,是我们自己选择的结果,那么不管生命体验是快乐或忧伤,我们都会感觉是在做自己。
是不是在做自己,这一点极为关键。
如果我们感觉不是在做自己,那么不管别人的意志看似多么伟大或美好,我们都会感觉很不舒服,并会做一些看似莫名其妙的事情。看上去,这些事情像是自毁或伤害别人,其实我们不过是在用这些事情来唤醒自己的意志。
定律2:我们天然就有一个精神胚胎
在自我实现的道路上,我们最容易遭遇的第一个挫折,大多来自父母等重要的亲人,父母最容易以爱的名义将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孩子的身上。当他们这样做的时候,就压制了孩子成为自己的努力。
父母之所以喜欢这样做,常常是因为抱有一个传统的观点——孩子是一张白纸。按照这个观点,孩子被认为一开始什么都没有,就是纯粹的空白,我们怎么塑造、怎么教育,孩子就会成长为什么样子。
意大利教育学家蒙台梭利反对这一看法,她认为,孩子绝不是一张白纸,相反,孩子一开始就有一个精神胚胎,这个精神胚胎中藏有心灵成长的密码。并且,孩子只有通过自己的行动、感受和思考,才能解开这个密码。
很多幼儿教育学家支持蒙台梭利的这一说法,他们通过观察发现,孩子六岁前有许多心灵发育的敏感期,譬如追求完美、热爱音乐或数学等。处于特定敏感期的孩子会对某些特定的事情有着匪夷所思的执着,他们会不厌其烦地、自发地重复去做这些事。如果这些事在敏感期内得到了充分操作和训练,这个孩子的特定能力就会得到充分发展。如果错过了这个敏感期,这一特定能力就会遭到难以逆转的损害,以后要花极大的力气才能部分弥补。
蒙台梭利认为,这就是精神胚胎指引的结果。源自精神胚胎的声音告诉孩子,他需要做什么。从这一角度而言,孩子的每个自发的行为,其实都反映了精神胚胎成长的需要,都有其独特的价值。
定律3:父母与孩子的关系胜于一切
情商就是性格,就是人格。而人格就是我们的内在关系模式。从这一点而言,父母不必太忙于给孩子灌输知识,因为他们与孩子的关系,实际上远比这些知识重要。
假若父母能给孩子提供一种和谐的关系,那么,孩子的精神胚胎就会在这种关系中自由而安全地得到最大限度的成长。
所以,父母应切记,他们与孩子的关系才是压倒性的关键所在,至于他们想给孩子灌输的知识,其实是配角。
定律4:多一只心灵之眼,看破关系的迷雾
一个人怎样对你,反映着他的内心。
你怎样对一个人,反映着你的内心。
这叫“投射”。
一个人怎样对你,可能是被你教会的。
你怎样对一个人,可能是被他教会的。
这叫“认同”。
投射与认同,是人际关系中最重要的心理互动机制,是我们的内在关系模式相互影响的主要途径。
所以,不必将关系中发生的事情简单地归到自己身上或他人身上。相反,我们应该多一只心灵之眼,学会从内在关系的角度审视自己和对方。
定律5:幸与不幸,是你主动实现的
其实,我们最惧怕的,并非痛苦,而是无法预测的痛苦。假若痛苦能被我们预见到,那么从心理上而言,这种预料中的痛苦就远没有那么可怕了。甚至,为了证实自己的预见能力,我们常常会主动推动事情向自己预料的方向发展。这就是所谓的“自我实现的预言”。
如果预见到了幸福和快乐,你就会把事情向幸福和快乐的方向推动;如果预见到了不幸和悲哀,你就会把事情向不幸和悲哀的方向推动。
所以说,尽管我们很容易归罪于人,可是我们人生的结局,在相当程度上却是我们主动推动的。
定律六:答案,在你自己心中
许多女士不幸嫁给了酒鬼或赌鬼,她们为此整日焦虑,无比渴望丈夫发生改变。然而,许多心理医生发现,一旦她们的丈夫经过心理治疗,酗酒或赌博的情况大大缓解后,这些女士会无比焦虑。她们会做一些微妙的事情,阻止丈夫彻底变得健康。原来,这些女士自我价值感的一个重要来源,就是建立在不断指责并帮助有问题的丈夫上。一旦丈夫真的没有问题了,她们的指责和帮助就都失去了意义,她们会因此而手足无措。
其实答案很简单,她们最需要做的,是把焦点从丈夫的身上转移到自己的身上来,反省自己的内在关系模式,这经常是“有问题的爸爸(或其他重要的男性亲人)”和“渴望改变爸爸(或其他重要的男性亲人)的小女孩”。假若这个内在关系模式不发生改变,这些女士的命运就不会发生改变。她们看似渴望丈夫变成一个健康的好人,其实只是在渴望这个改变过程而已。丈夫不能彻底变好,丈夫应该永远都有比较重大的问题,这样她才能将自己的内在关系模式完美地投射到她与丈夫的外在关系上。
总结:
我们生命的根本动力是成为自己;
我们天然就有一个精神胚胎;
童年的关系模式会成为我们的内在关系模式,即人格;
我们不断将内在关系模式投射到外部的人际关系上;
幸与不幸,是我们在内在关系模式的引导下主动完成的;
答案,在你自己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