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好朋友”,去和所有人做朋友
01
前段时间,看到一篇文章,是关于英国乔治王子入学时一篇英媒的报道。
据英国媒体报道,乔治就读的这所学校叫Thomas's Battersea,是英国一所著名的私立学校。因为乔治的缘故,学校也彻底被深扒了一番。
其中,最引人深思的就是Thomas's Battersea将“善良”作为校训,并且排在首位。
如何让孩子在校学习过程中做一个善良的人?它的规定听起来有点不符合常人的逻辑:不允许孩子有“好朋友”。
但这样的做法有它的道理。没有“好朋友”,去和所有人做朋友。
那为什么学校会以“善良”作为校训去要求孩子呢?
按照正常的逻辑思维,每个人都会按照自己的性格爱好、脾气秉性去寻找兴趣相投的朋友,也因此会忽视来自不同阶层、不同种族等情况,这样就会导致有部分人会受到此影响,而被孤立。
不用异样的眼光的去看待别人,以包容、接纳和平等的思想对待他人,这不仅是尊重也是善良的体现。
02
除了英国Thomas's Battersea学校注重孩子的善良教育,还有一个国家我们不得不提,要论“善良教育”恐怕做的最完善的应属德国。
德国在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之后,各阶层能够从大战中汲取教训深刻反思,为能够培养出更多善良的后世,格外注重对孩子善良品质的培养,并将其列为德国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
在德国,“善良教育”分为爱护动物、善待生命、怜惜贫弱、宽容待人等几个方面,父母从孩子出生开始,就在用实际行动教育他们从小就要有爱心。
而爱护小动物被视为“善良教育”的第一课,在孩子刚刚学会走路时,不少德国家庭就特意为孩子喂养了小狗、小猫、小兔、小金鱼等小动物。
幼儿园也饲养了各种小动物,由孩子们轮流负责喂养,还要求孩子们注意观察小动物的成长、发育和游戏,有条件的还须作好“饲养记录”。
孩子们正式入学后,他们的作文中常常会出现有关小动物的生动描绘,其中优秀的篇章会被教师推荐为范文在壁报发表。
此外,利用自己积蓄的零用钱来“领养”动物园里的动物,或捐款拯救濒临灭绝动物也是德国小学生热衷的活动。
相反,虐待小动物的孩子轻则须接受批评或训导,重则可能受到大人的惩罚,如果效果不明显,还可能被送去作心理治疗,因为这是比学习成绩滑坡更为重要的“品德问题”。
不管是任何国家,善良教育应当作为我们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而在加强孩子有爱心有善心的同时,也是在用实际行动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03
“人之初,性本善。”是人所共知的《三字经》开篇语,但是长大后的我们心中是否还留有这一份善呢?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历来追求一个“善”字:待人处事,强调心存善良、向善之美;与人交往,讲究与人为善、乐善好施;对己要求,主张独善其身、善心常驻。
记得一位名人说过,对众人而言,唯一的权力是法律;对个人而言,唯一的权力是善良。
而美国作家马克·吐温认为善良是一种世界通用的语言,它可以使盲人“看到”、聋子“听到”。
心存善良之人,他们的心滚烫、情火热,可以驱赶寒冷、横扫阴霾。善意产生善行,同善良的人接触。往往智慧得到开启、情操变得高尚、灵魂变得纯洁、胸怀更加宽阔;与善良之人相处,不必设防,心底坦然。
也有人说:“善是感动深埋在内心的根系,只有内心里有善,才能够长出感动的枝干,因感动而流下的眼泪,只是那枝头上进发开放出的花朵。”
我们很难估量做善事对一个人生命价值的影响有多大。大爱无私,做善事并不是为了引起别人的关注,生命要我们做的是敞开心扉的爱他人,真诚地爱他人,去宽慰失意的人,安抚受伤的人,激励沮丧泄气的人。
善待社会、善待他人,并不是一件复杂、困难的事,只要心中常怀善念,生活中小小善行,不过是举手之劳,却能给予别人很大的帮助,何乐而不为呢?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