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2-28贫富的差异,其实是思维的差异
今天非常偶然地看了一期《变形记》。这期的内容是城市女孩刘珈辰和农村女孩杨杰的故事。刘珈辰一出场,她的阔绰、叛逆、不懂事、神逻辑把观众心中的怒火狠狠地撩了起来,而杨杰的懂事、体贴、周到、成熟让观众心里像是一股暖流淌过。两个女孩的个性形成鲜明的对比,很显然,比起霸道无理的刘珈辰人们更喜欢朴实勤快的杨杰。但是,在节目中,刘珈辰做的两件事,却让我觉得眼前一亮。第一件事是杨妈妈带刘珈辰去普者黑的时候,因为钱不够刘珈辰成功说服售票员让她和杨妈妈两个人只用了一张票。第二件事是在节目结束的时候,刘珈辰和爸妈一起去当地的一个厂子去给杨爸爸找工作。
通过这两件事,能让人感觉到人和人之间思维的不同。刘珈辰生活在城市,她见过的、听过的、感受过的东西都比杨杰多,所以在售票员拒绝杨妈妈时,刘珈辰能够从节目给景点做了宣传这个角度出发去和售票员去谈,最终说服售票员给经理打电话同意了刘珈辰她们的请求。如果是杨杰处在当时的场景,也许她只能通过自己和妈妈的辛苦来打动售票人员,但是我们也看到了,杨妈妈已经那样做了,但是没有作用。从这件事我们可以看出,刘珈辰在思考问题时的一种敏捷的思维方式。节目结束,刘珈辰给杨爸爸找工作的行为,让人们心中一暖。我没有看到这一幕的时候,我想也许节目结束刘珈辰会在经济上对杨家予以帮助,但是没想到刘珈辰的做的却是“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件事。她的这种做法,即能够解决那个家经济的危机,同时因为工作的地方离家比较近,杨爸爸就可以兼顾到家里的事情。而杨家的三个孩子也不必再做可怜的留守儿童,他们也可以拥有和爸爸妈妈在一起的幸福的生活。
以前看过一句话。贫富的差距,很多时候并不是能力有多么大的差距,而是思维有很大的差距。就刘珈辰和杨杰的能力来说,我想杨杰的能力是要更大一些的,但是从办事的结果来看,刘珈辰更胜一筹。如果杨杰在蛋糕店可以用刘珈辰的那套说辞和服务员人员斡旋,她也许就不用等待那么长的时间了。思维稍微转变一些,事情的结果就会截然不同。
前两天看到一则新闻,一位妇女带着孩子去坐地铁,结果孩子弄丢了5元的地铁票。那位妇女当即对孩子指责不休。后来人们才知道她独自带孩子家庭境况不好,她为人们做钟点工,一个月才赚900块。在有地铁的城市,900块的收入让人有些匪夷所思。因为要照顾孩子她没有办法做全职的工作,只能做钟点工。但是如果换个思考方式,也许她可以找到其他的工作,或者说找到其他的方法来维持家庭的收入,但是她为什么没有那样做呢?因为她也许根本就不知道有那样的工作的存在,她也许觉得劳动是赚钱的唯一方法。可能性很多,但是归根结底,是她思维的问题。在她的思维里,一个问题就只有一个答案。
我们中国依然有很多贫困人口,但是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人们思维的贫穷。如果不能让他们的思想先“富”起来,给予他们再多的经济帮助都是不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