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好的旱涝保收,结果要反着来才对?
2024-06-15 本文已影响0人
吴叔八道
“岁在金”之类,对于我们今天很多人来说很可能会不知所云。其实这里采取的是中国古代的岁星纪年法。岁星就是木星,绕日一周差不多12年不到。金是西方,水是北方,木是东方,火是南方。这样平均下来,岁星在某个方位差不多就是3年。所以12年为一个周期。岁在金的三年,丰收;岁在水的三年,歉收;岁在木的三年,饥荒;岁在火的三年,旱灾。十二年里再细分的话,六年一丰收,六年一干旱,十二年一次大饥荒。
从这段话我们会得出什么结论来呢?首先,经济是有周期的。在司马迁那个时代,经济的主要支柱是农业,而农业收成主要是受自然的因素影响。所以经济周期的基本逻辑是:天体运行导致气候的周期性变动;气候的周期性变动导致周期性的旱涝灾害;周期性的旱涝灾害导致农作物收成的周期性变动,从而导致经济的周期性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