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包剩菜感想

叔外公做七十大寿,亲戚朋友齐聚一堂给他老人家庆寿。几个舅舅也早就做好了准备,杀了一头二百多斤重的大肉猪,准备好丰盛的饭菜招待亲朋好友。
土猪肉,家里自己种的青菜,山上挖来的新鲜竹笋,还有各种食材加上厨师的巧手制作,满桌的美味佳肴令客人们酒足饭饱。到后来客人们散席时,还有一碗三鲜汤和一盘酸菜扣肉上来,大家都胀得撑不下去了。
叔外公是热心肠的人,见桌上还剩这么多没怎么动筷子的菜肴,招呼至亲的亲人们,有自己喜欢的菜肴各自拿袋子打包回家,担心剩下这么多菜怎么吃得完。
这时有一位远道而来的客人熟知叔外公乐观豁达的性格,摸着自己圆滚的肚子故意调侃他,“表叔,你们东乡没有打包的习惯,在我们西乡请客,主人家会一人发一个食品袋,一顿饭吃完,桌子上的菜肴也都瓜分干净了。”
叔外公笑道“你这个侄儿早又不提醒我,不过现在打包还不迟啊。快,拿保鲜袋带几样菜给家里我的大表兄吃。”并吩咐叔外婆拿保鲜袋出来。
在我们这儿,确实没有打包的习惯。哪怕餐桌上的食物还剩许多。人们即使心中有这个想法,却因为爱面子,不屑于打包。再说现在家庭条件都不错了,谁还会在乎这些剩菜啊。
在我印象中,小时候有老人去世了,大家才会打包桌上的菜带回家,有几块大肥肉,一串油豆腐,有一种说法叫“吃八坨。”据说吃了这种菜身体健康,小孩子没有寒暑病痛纠结。
现如今人们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即使有那种吃八坨的风俗,但有老人去世,人们也不再打包剩菜回家了。
我们这儿有处地方,只要是请客,必定要人打包。我记得前几年侄女出嫁,我们这些娘家叔伯婶子去做坐上宾,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
侄女嫁在县城附近的一个村庄,他们请客比我们这儿做的菜品更丰盛,有十六盘的热菜,还有四个凉菜冷盘。除了我们贵宾这一桌外,其余的桌子上每人都分了一个一次性饭盒,当时我还百思不得其解,很好奇分一个饭合干什么。
后来边吃饭边偷偷拿眼睛瞟向别的桌席,发现他们一边吃一边往自己的饭盒里夹菜,每上一样菜,自己吃得少,都夹到饭盒里去了。我用手肘轻轻碰了碰坐在旁边的大姑姐,叫她看。
大姑姐看了看后低头和我耳语“这是他们这儿的风俗习惯,叫包歙!”
我还是第一次听说有这风俗,是不是就像那位西乡的亲戚说的一样呢。
就我个人而言,我喜欢吃这种许多食材混在一起的打包菜肴,有点麻辣香锅的味道。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要说打包剩菜可以不那么浪费,我倒喜欢这样的风俗习惯。当叔外公叫大家打包剩菜时,我果断地打包了一盘酸菜扣肉,这可是我家男人喜欢的下饭菜,就我这做菜技术,也做不出这么美味的食物。
几个亲戚也效仿我打包了他们喜欢的菜,叔外公长吁一口气,终于不用发愁这些食物吃不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