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雁门关
![](https://img.haomeiwen.com/i2875370/9c04d9f709ff4330.jpg)
一提起雁门关,最初印象是童年时期经常翻阅的连环画《杨家将》,方知其系古代中原的边关重地。初秋时节,笔者偕同几位战友慕名来到塞北雁门关,一路上我们满怀仰慕之情,深藏钦佩之意,沿着蜿蜒盘旋的群峰古道,远远望去,雁门关巍峨耸立在长城的脊梁之上,望之诚有“城随山势转,关与塞云齐”之感,也恰如古人所说:“三边冲要无双地,九塞尊崇第一关。”
雁门关,素有“天下九塞,雁门为首”之称,南控中原,北扼漠原,因飞雁出于其门而得名。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雁门关曾经是历朝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因而才有“得雁门而得中原,失雁门而失天下”之说。据统计,2500多年来发生在雁门关一带的大小战争多达1700多次,一部雁门关历史几乎是半部血雨腥风的中国古代战争史。纵观古今,不知有多少帝王将相在此指点江山、纵横天下,它所蕴含和释放出的每一个闪光点,都与中华民族的血脉命运紧密相连。历史把“凝重”二字深深地镶刻在雁门关的大山上,也烙印在华夏儿女的心坎里。
来到雁门关,不禁让人想起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王昭君出塞的典故:“寄身欲问塞南事,只有年年鸿雁飞。”和亲政策在大汉与匈奴之间架起了一座民族友好的桥梁,双方之间熄烽烟、建榷场、通商贸,雁门关一时也成为塞内外互通有无、边贸互市的重要口岸。据说,山西商人最早走西口,都是西出万里长城“雁门关”,因而也被称为“春来秋回”的雁行客。作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千年商道,雁门关见证着古代边贸的兴衰。
站在古城墙上,我望着关外苍茫大地,屏住呼吸,细细聆听着呼啸而来的风声,眼前仿佛显现当年金戈铁马、厮杀呐喊的画面。城墙脚下,树木干枯而又遒劲,一草一木都如此顽强,昔日的雁门,这座边防重镇,生生不息地承接着零落千年的文化火种。在我们古老的中华民族历史上,在那干戈扰攘、征战频繁的岁月里,这雄关屹立于华夏大地上,一次又一次地抵御入侵,这城墙的一块块砖石,哪处没洒过英烈忠魂的殷红鲜血!
古关依旧在,几度雁归来。伫立关头,遥想历代前贤之丰功伟绩,静思千年雄关之演义传说,我思绪万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