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第二十四:故乡的馍馍 - 草稿

2020-08-16  本文已影响0人  林智宏

                故乡的馍馍

                  林智宏

        自小在故乡叫馒头为馍馍。如今虽然在县城居住几十年了,但还是改变不了习惯上的老叫法。尽管称馒头为馍馍有点土,甚至缺乏与时俱进,与潮流接轨的理念,但我依然是初心不改。因为,我觉得叫馍馍特别的亲切。这亲切源自于那时候对它的依赖。       

      上世纪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是我国人口急剧增长,但是生产资料相对落后,土地广种薄收,产量低下的岁月。加之当时副食品很少,作为黄河沿线的老百姓,一天三顿是离不开馍馍的。有一句话说:“老汉婆婆,小娃馍馍”。这意思就是老汉没有老婆不好生活,小娃离了馍馍就难以吃饱肚子长大成人。

        故乡的主导产业是小麦。但是每年除了交公粮之后,人分的麦子一般情况下只够吃半年。如果遇到欠收年,分的麦子连半年也不够吃。于是,上级的“返还粮”,“救济粮”玉米、高粱是老百姓餐桌上的主食,白面馍馍只有逢年过节才会象征性的吃一两个。

        我吃馍馍的记忆,是从高粱面和麦子面卷成的“黑白花卷”,还有玉米面参差一点麦面蒸出的发糕开始的。在蒸黑白花卷的时候,先把在磨面时已经“摘取”了头遍和二遍白面之后的麦面发酵好揉光滑,又把高粱面同样加上酵母发酵成团。之后,在案板上先摊开一层麦子面,再附上一层高粱面,然后卷起来切成馍馍坯子,稍后等生馍馍面懈虚之后,才搭进架在土灶上的铁笼圈里烧火蒸馍。至于玉米面,一般都是蒸发糕。为了能够让玉米面也能虚起来,也多少得加差一些麦子面。有的家庭实在没有麦子面了,只得蒸着纯粹的高粱窝窝头,或是玉米窝窝头吃。这些窝窝头是死面的,硬度大难消化。青年人中年人吃它还勉强可以,但老年人和孩子就难以消化了。不少的老人和孩子,吃玉米窝头时间长了得胃病,经常吐酸水;吃高粱窝头时间长了得痔瘘,大便困难。那时候这两种病是农村的常见病。我有一个同学的爷爷六十多岁,老人家的牙齿掉完了。他吃高粱窝窝头时,掰上一块放进嘴里有长没短的在嚼着。那块窝窝头,就像一颗核桃那样,随着老人下巴的左右蠕动,它在两颊倒过来倒过去的,长时间的嚼不碎,不敢下咽。让人看着心里很不是滋味。我爷爷那时候在小队当饲养员,每天晚上不辞辛苦的用簸箕揽上麦草,一簸萁一簸萁的,从麦草里簸残留的秕秕麦粒。一个月能簸三几十斤,我总算是不多吃窝窝头,经常吃的是“黑白卷子馍”。

   

        为了尽量少吃让人胃口发酸的窝窝头,还有红薯,能有“黑白花卷”馍馍吃,人们为此很是十分珍惜粮食的。我记得我奶奶在淘麦子的时候,不小心几粒麦子蹦远了,她就会趴在地上仔细的寻找它。每年生产队的麦子收割完后,奶奶都会和几个老伙伴,拿着小铁簸萁、小笤帚、小铁筛,顶着烈日到地头的角角脑脑,小路的拐弯处,从趟土里细心的寻找遗落下来的麦粒。人们在磨面时,五十斤的小麦最低要磨七遍以上,麦麸几乎不到一斤了。就连高粱、玉米也是磨的最后面粉颜色都发青了才甘罢休。八十年代初期,我在村里的面粉加工厂上班,当时人们磨面时还是这样节约。你如果给他多剩一点麸皮,他家里要是有猪羊还好说,如果没有猪羊,那是绝对不行的。乡亲们总是这样说,多磨一遍,多出一斤面粉,就能多蒸几个馍馍啊!

      那时候,谁要是糟蹋一块馍馍,就会遭到老人们的强烈谴责。一位老人给我说过,旧社会遭了年成,没吃的就吃树皮草根。树皮草根吃完了,就只能给死的饿了。现在粮食不够吃,国家给你从远处运来救济粮,要是糟蹋了,就是对不起毛主席,对不起共产党员,对不起新社会啊!我们吃饭时,只要一个馍馍花掉了下来,不等唬着脸的大人说啥,就会自觉的捡起来塞进嘴巴里。直到现在我还保持着饭桌上不留馍馍花的习惯。家里过上一些日子,我老婆就会把馍馍块块拌起来吃。尽管现在早已不愁吃不愁喝了,餐桌上少不了有各种营养成分的辅食。但是这习以为常的老传统却改变不了。我常给孩子们说,想吃啥咱就买啥,但是绝对不能糟蹋粮食。我还记得,我初中毕业后没有上高中。但是我的几个上了高中的同学,每星期都是背上一馍布袋馍馍,装上一瓶腌菜,或者是红辣椒酱。到了学校顿顿就是让大师傅把馍馍笼热,然后就着自己的腌菜或是辣椒酱吃。

      岁月蹉跎,人生如歌。农村实行联产承包制后,政策的改革加之水利条件的改变,以及农业科技化的实施,老百姓不但告别了温饱线,而且生活水平日新月异。于是久而之久,铺张浪费行为就自然而然开始滋生了。特别是九零后,零零后的年轻后生们,没有粮食概念,极少吃馍馍,总是以副食零食为主。买的食品不对口味,立马就扔掉了。他们更不了解当年的父辈们爷辈们,为了能吃上那难以吞咽的“黑白花卷”和窝窝头馍馍,所付出的艰辛和拼搏。而现在社会上许多人对馍馍的认知,就是那些逢年过节和红白喜事用的扎花的大馍馍呢!当年人们赖以生存的主食馍馍,它的名词则被人们忘却了。

      最近,党中央再次提出了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粮食的号召。党和国家领导人把节约粮食提高了高度来认识来倡导。“手中有粮,心中不慌”,这永远是国计民生的一个永恒的主题。衷心的渴望我们的后代,能多听听当年的“馍馍故事”吧!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