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有敬畏,行有所止

2022-10-14  本文已影响0人  冯俊龙

心有敬畏,行有所止

最近无意中看到一个视频,不长,3分钟,但有的人却需要用一生来看、来反省。

这是一个悲剧。

一个不到10岁的小孩子,为了让至少60岁以上的奶奶给他钱,还是做其他什么(因为方言的原因,没听明白他说的是什么,但肯定是要奶奶满足他什么要求),奶奶不同意,这个孩子竟然搂着奶奶的脖子,把她按倒在地。可能是掐着脖子太久,奶奶可能(老天可怜这位老人,也放过这个孩子,但愿老人还活着)被这孙子给掐死了。

我反复看这视频,好久,好久,心痉挛似的痛。为这位可怜的老人,也为这个人不大却戾气深重的孙子。

从画面上看,这户人家可能也脱离了贫困;从声音里判断,这个小孩真是太残暴。靠床(或是炕)摆放的洗衣机,装饰过的墙壁、地板,完整的玻窗,戴在老人手腕上的镯子,都在说明这是户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北方农家,不能说家徒四壁,也不能说特别富足。儿女可能都出去打工,又一个平常的“祖孙组合”。小孙子过分调皮、极度任性、暗藏凶蛮、极端自私、非常暴躁,从他口中不停发出的“嗷嗷”叫唤,和不时喊出的“滚,滚,都给我滚!”大概可以判定出这又是一个在家为“王”的“宝贝疙瘩”。正是这样的家庭“搭配”,让人间的烟火气忽然变成了不祥的森森鬼气。人间地狱,眨眼轮换。悲天悯人,声哀泪泣。

再小的家族,也有“皇位”,也要绵延不绝地往下传承。断了香火的户族,不但“老无所养”,而且要被无数人骂“断子绝孙”,这是对祖宗的大不敬,更是做人的最大“失败”。所以,对家族中男丁的溺爱,其实是为了保证自己的“后半生有靠”、保障家族不被人戳脊梁,保持“王国独立”的永恒荣光。培植家族继承人,比任何事情都重要。

如今的农村,重男轻女的思想不再那么严重,对孩子的养育也比过去重视得多,这是城乡差距慢慢缩小的可喜结果。但在城市和农村,对孩子的教育,却少了“敬畏”这一课。人在社会上不可能一帆风顺,人生却讲究追求完美。成年人受苦受累的“罪”、吃力不讨好的“委屈”,都是“吃亏”。“吃亏”的原因,归根结底,都是胆儿太小、和人争不赢。于是,没有“吃过亏”的人觉得自己“大胆是好事”,“吃过亏”的人认为自己“怂包是因为胆小”。“胆子大”步子才能“跨得大”,“胆子大”才能有“出息”。不管农村还是城市,很多有孩子的家庭,不少人都在暗地里怂恿孩子要“胆子大”、“敢去闯”。

教育孩子“胆大”“敢闯”不是什么坏事,但至少要教会孩子辨别是非、懂得敬畏。

这个世界,不是一个人的天下。任何想为所欲为的想法,可以有,但最好不能跳出脑袋。即使从脑袋里跳出来,肯定也不能实现得太久。比如这个视频里的小孩,3分钟就可能掐死他的老奶奶,喘口气就能让一家人痛一辈子。在他的心里,也许根本没有想过要掐死奶奶,但因为他的懵懂、他的残暴、他的任性,他,掐死了他的奶奶、掐掉了他爹这辈子在阳世与母亲的相见。这么小的孩子,我实在不忍心用“残暴”这个词,但从结果来看,何止是残暴?!

我不想去责备孩子的父母,和他的家庭。他们也许本来生活不容易,他们也希望他们的孩子出人头地,他们在竭力给孩子想要的一切,他们肯定不愿意看到今天的悲剧。但是,痛过之后,还要痛吗?一个悲剧之后,还要再让悲剧继续发生吗?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相似幸福的家庭,是因为他们都注重正确的教育方式;不幸家庭的教育,大多是他们只能或者只愿“对症下药”。“一个家庭最大的骄傲,是孩子的成功。”要想让孩子成功,最根本的是什么?

是教育。

最根本的教育是什么?

是敬畏。

没有敬畏之心的人,天不怕地不怕,更不怕自己的能力不能征服天下;有敬畏之心的人,这也怕那也怕,但怕过之后,谨小慎为脚步迈得更加坚定。

给人信心是好事,培养自己的孩子有信心和勇气也是好事,但没有陈壁君的汪精卫,是不是肯定不会尸骨无存?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