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卖纸尿裤到送外卖
一个商人是卖纸尿裤的,当然他也可以卖别的东西(表内业务),
也可以替人代销、替人跑腿、办事(中间业务、表外业务),
但是主次、本末要看清楚。
如果代销、跑腿、办事成了主要业务,那和给别人当雇员有什么区别呢?(给别人干活的企业就是外包公司)
除了自身的努力,就得仰赖他的雇主了,而且雇主才是关键。
即使挣了很多钱,因为较少地关心自己的产业,他的纸尿裤生意,他的表内业务发展速度相对就慢,资产的积累也少。同时,表外业务带来的高收入,提升了他自身的价值和生活成本,甚至表内业务的收入都不能满足,如果没有表外业务收入,生活质量就要大打折扣,身价也不如了。
我估计这是现在银行不断扩大中间业务的一方面原因,从银行的小姑娘们确实能拿得到的高工资,和她们对这工资的态度,也能说明这个事。
当然,无产者只能以自己的雇主为产业,他的自由只限于改换雇主。无产者不能把自己的工作用资产负债或投入产出来表示,因为就他的工作来说,他并没有投入资本,而是他本身,而人不能被计价,所以在财务上表示不出来。他的产出本是他的产品或服务,而他得到的是工资,是马克思说的“剩余价值”。他没有表内收入,只有表外收入。如果不从中积累和发展自己的产业,工资只有两个出口:消耗和储蓄。储蓄,既通过转让使用权,使资金成为了别人的资本。
我希望银行不要因自身是服务行业就朝着外包行业看齐。
外包公司与其雇主公司是B2B关系,是平等的。而银行中间业务在个人这一面是B2P关系,是不平等的。本来人需要什么就自己上街买去,现在一堆代表堵在门口,或者把人来到他们的门口,卖这卖那。一帮年轻人,问他们稍微深入一点的问题,就不明白。如果这种情况下,我买了会觉得被欺负了,被他们的公司欺负了。即便没有受损失,这种方式下,个人要背负较多的风险。如现在去医院,明明是个人请求医院的帮助,然而风险要自己担,主意要自己拿,哦,医院是给个人做外包的项目施工队;如果是这样的话,受雇的施工队不让雇主高兴,还要让雇主体谅他们,那就不对了。
银行对公方面,本来是企业寻求银行,获得资金帮助。现在银行代表主动上门,不是来送钱的,而是来割羊毛的,真缺钱的企业他们也不去。对公的贷款项目,通过投资公司运作,包装成理财、基金,然后卖给同业由储户消化。一个表内业务就成了表外业务了。按照名义利率,表内业务收入太少了。连公车都配不起,要开自己的车。
我仿佛看见:
一个优质的纸尿裤商人,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外卖骑手,拥有自己的电动车,和色彩艳丽的全副披挂,电话不停,消息不断,好儿郎行走天地间,总是那么令人期盼和景仰。
多梦和多言,其中多有虚幻,你只要敬畏 神。
我想的也不一定对,你自己看看就行,千万别对号入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