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4-24】
强化无大小
在幼儿园实习期间,我发现了一些幼儿园的现象,觉得有些奇怪到现在学习行为主义分析理论得以解释的事情,现在,我想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
时间:在幼儿园期间,有一段时间幼儿园的超轻泥丢的特别严重,甚至两天就要一盒。每次在做其他事情的时候总有小朋友在捏超轻泥,一动一动的,还不是有小朋友打小报告说“老师,xxx 他有一个橡皮泥”,老师好几次明令禁止,但还是仍然没有什么大的改变。
分析:(1)超轻泥的丢失,一部分原因是孩子并未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在美工区没有做好美工工作的收拾工作。
(2)孩子们之间的互相模仿
(3)老师的教育作用,让个别幼儿体会到被人注目的关注点,反而适得其反。
认识理论:首先在幼儿园主要工作就是日常生活习惯的养成,在这一点上是符合社会学习理论的。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将将人的行为分为:注意过程,保持过程,运动再现过程,动机建立过程,四个方面。
所以我认为,作为幼儿园教师在幼儿一日生活的养成中,首先要做到,就是对于幼儿刚开始接受的东西就是准确的,合理的。有句话说,幼儿园的小班的行为习惯比较好得以更正,但是大班就很难更正了,因为在大班期间幼儿已经出现了自己的独立意识,有自己的行为习惯,所以很难更正了。所以,在幼儿第一次接触新鲜事物的时候,我们便要给他们很好的示范,让他们得到较好的教育。所以,这就要求老师,在日常行为规范中,比如美术活动时,要小心用笔,活动中安安静静,活动完成后养成良好的收拾习惯之类。
关于幼儿之间的相互模仿,我认为是幼儿的相互强化作用,幼儿在学习生活过程中,会模仿同伴的行为,得以自己的行为得到更好的发展。
但是同伴之间的相互模仿有良性的模仿,同时也会有恶性的强化,比如一个小朋友有一点口吃,但是小朋友觉得他说话很有意思,就会去模仿学习,所以在分析幼儿口吃的时候,很大一部分就属于幼儿自身的模仿行为。家长应该加以重视。对于幼儿老师而言,我们要教会幼儿最基本的辨别是非的能力,让幼儿明白,哪些行为小朋友是做的对的,我们应该加以学习和继续坚持的,哪些是不对的,我们小朋友应该避免和抵制这样的坏习惯。
教师的教育作用有时候,会起到意想不到的反作用,有时候,幼儿一时觉得好玩拿了一个橡皮泥,结果老师“大惊小怪”,在所有小朋友面前,大声地指责这个幼儿,或许挫伤了幼儿的自尊心,或者是让平常不太受老师关注的小朋友忽然体会到被老师关注的感受,反而起到了负面强化的作用。但是无论是这两种情况的哪一种,对幼儿来说都是错误认知,对老师的工作来说都没有好处。
所以我认为,教师在教育幼儿时候应该注意场合,注意时间,尽量不要在公开场合批评和教育幼儿,注意高声表扬,低声批评,满足幼儿的自尊心,也让幼儿感受到来自老师的关心和照顾。
这件事情,我从行为主义的角度分析了幼儿的行为,主要是从各个角度强化幼儿的行为,从老师的教,同伴的学,老师的教育等角度,当然,教师也应该从各个方面,各个层次,比如个别同学拿橡皮泥的原因可以从精神分析理论,是为了满足自我的需求吗?还是马斯洛的需求理论之类加以分析,总的来说,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多看,多想,用我们所学知识来思考这是什么样的?为什么会这样?如何改变这样的情况?从各个角度分析,我们的教学工作一定会越做越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