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写作我手写我心心灵感悟

打开创作之源,让你笔下生花

2019-11-06  本文已影响0人  闲亭小憩

很多人写作,挖心搜胆,总寻不出好材料。其根源,是平时积累不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就算多聪明,语言运用能力多强,缺乏材料,犹如人体缺少血肉,根本写不出好作品。

欲写好文章,先备好材料,勤于积累。

一、从生活中积累。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如源泉,源泉丰富而不枯竭,源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生活是文学创作的源泉。生活是取之不尽,用之不完的活材料。伟大作家赵树理17年中,无数次返回故乡,徜徉于故乡的风俗人情里。可以说,这就是他始终保持“深入生活”的姿态。

如何深入生活?

擦亮眼睛,勤观察。有人埋怨生活太狭窄,家里,路上,工作单位,三点一线,周而复始,没材料可写,其实,我们身边皆有活材料。

观察人。

家里,你观察过父母喜怒哀乐的眼神吗?父母的脸、头发、手掌背、穿衣……你留意过吗?

路上,络绎不绝的行人,年老的长得怎样?路上的乞丐、街边的商贩、急匆匆的行人动作有何特点?慢吞吞的行人动作表现在哪?……

归纳起来,可从人物的外貌、动作、神态、语言、心理等几方面观察。

观察景。

路上的花儿什么颜色?大小如何?不同季节有什么花?下雨前的天空怎样?山川河流、竹树野草……都有其特点?抓住景物的特征细致入微地观察。

观察事。

对身边发生的事,细致观察其起因,经过,发展,高潮,结局。重点观察事件经过。如同学参加田径比赛,应重点观察他在跑步过程中出现的情况,开始跑速度如何,身体动作怎样,中途又发生什么变化,冲刺阶段怎样?

观察物。

即观察生活中实物如何,其形状、大小、材料等。

观察场所。

可从不同角度观察,远、近、高、低,每个地方有哪些特点,要抓住总体特征。

竖起耳朵,多打听。

深入人群中,探听大事小事;走进大自然里,聆听鸟语虫鸣……

清朝蒲松龄为了创作《聊斋志异》,常常在大路旁边准备了茶和烟,见过路人就拉过来攀谈,积累了大量的怪事奇闻,终于编成了一部脍炙人口的《聊斋志异》。

扬起鼻子,勤嗅嗅。

大自然醉人的花香,有淡谈的,浓浓的,不同种类,各有韵味。你闻过吗?丰盛的饭桌里,你领略到令人垂涎三尺的饭香吗?……

动起肌肤,多触摸。

从触觉感受事物的特点。冰冻得全身颤抖,草软如棉絮,寒风刺骨,春风暖和……只有用肌肤去感受,才体会其独特性。

总的来说,深入生活,要调动五官,全方位感知。如朱自清的《春》里的“春花图”,视觉的“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嗅觉的“花里带着甜味儿”;听觉的“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春风图”里的触觉有“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嗅觉的有“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听觉的“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春》是写景散文中的典范,一直受到人们的传颂,经久不衰,代代相传。就是因为作者能调动五官,将春天各种景物的特点尽情描绘出来,使文章顿然生动起来。

二、从阅读里吸取。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阅读能拓展我们的见识,间接积累大量素材。

读史能懂朝代兴衰,知风云人物。当要构思在逆境中爬起来的题材时,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便成了最典型的素材。

读小说,品人物喜怒哀乐,了解人情风俗习惯,把握不同群体的个性形象,正弥补了青少年阅历狭窄的局限。如调皮的孩子,眼珠多是滑溜溜,手舞足蹈,欢蹦活跳;内向的孩子,多是沉默寡言,独来独往;城里生活的人,多是整洁斯文,农村里的,多是老土纯朴;……掌握了大量这样的素材,当写作中涉及到这样的人物时,便得心应手,而不会显得语言干瘪。

读诗积累好言佳句。当写到春雨时,插入一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语言更有韵味;当要表现主人公经历磨难,仍要勇往直前时,用上了“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更显得有气魄;……

三、在思考中提炼。

每天,看到的多如牛毛,听到的密如细雨,它们如奔流的潮水,不会为谁而停住脚步,只有用心,才会领略迷人的风姿。

见到一夜间破土而出的竹芽,想到了生命力的可畏,有了《敬畏生命》;嗅到香喷喷的饭菜,想起了母亲勤劳的手,有了《饭香的回忆》;听到双臂截肢,用脚指握笔书写的真人真事,想到了倔强的生命,便有了《不平凡的人生》……

只有善于思考,善于提炼,去粗取精,平凡的素材,才会变成我们真正的写作养料。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