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一个江湖皇帝
关于刘备这个人,大家可能最熟悉他的就是在桃园结义的时候,流传下来的千古绝唱。不过刘备这个人,他的真正大才,到底有没有?他究竟是个心机深厚,腹含天下的政治家,君王;还是一个鲁莽,不懂审视大局的江湖之流呢?
刘备这个人,他生于幽州涿县的大桑树村里,里面具代表性的建筑就是那颗有羽葆盖车似的大桑树,使得刘备小时候从这里立下了当皇帝的志向。
长大些后,刘备的母亲刘氏,就送他去大儒师门下,卢植老先生的门下做弟子。不过呢,《三国志•先主传》里有一句描述刘备在卢植帐下学习时候的情景:‘先主不甚乐读书,喜狗马、音乐、美衣服。’这里就说了刘备不喜读书,倒是喜欢干一些比较“不务正业”的事。不过也就是这个,给刘备日后的创业之路,埋下两个伏笔,一个是‘好结交豪侠’;另一个则是腹中的学识,远远不如其他两个于其三分天下者:曹操,孙权。
在卢植帐下学习之时,除了埋下这两个伏笔,还造就刘备的性格,不爱说话,不争不抢,比较谦和。不过这不是重点,重点在于后面,善待下人,喜怒不形于色,而且在结交豪侠时候,还有不少人都争着相归附,为其所用!重要的就在这,争与用。想想看,刘备这时候的年纪才十五六岁,都会有不少和他岁数一样或是大一点的人投靠他,而且是争着投靠!虽然这有点像现在在学校里拉帮结派,但两者行为不同,一个是主动加入,一个是被动的。所以,刘备的人格魅力在这段短暂的上学时间里就成型了。而且他也通过沉默寡言,善待下人,喜怒不形于色等表现行为,造就了其日后深谋远虑,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沉着冷静的处事态度。不过这种态度随着战火的洗礼,渐渐消失。
中平元年(184年),一场仅仅只有半个世纪长却风光无限,英雄辈出的年代在这蓄谋已久的黄巾起义中诞生了。此时年仅二十三刘备从这里看到了前途的光明。因为此时的他,身边已经有了关张两位猛将,还有大桑树的五百民兵,随时可以冲出大桑树村,冲出涿县去闯天下。虽然五百人不多,但这是刘备的家底,日后军队里的核心。
随着这场大机遇,几经周折,刘备慢慢从一个草根,进阶成了平原国相,初步独自管理一块自己的领地,也在这因自己的乐善好施积攒下了名声。因为战乱,中原土地上到处流民匪兵,在平原深得民心的他就开始逐渐壮大,从五百人发展成七八千初具规模的军阀。
约在初平三年(192年),刘备的名气渐渐传到了青州,徐州。当时青州北海正被管亥的黄巾余孽包围着。当时的北海太守正是孔子后人,大名鼎鼎的让梨的孔融。孔融也是出了名的爱民如子,所以他便想到了刘备。这又是一场机遇,刘备听到这消息后大为激动,还说到:“没想到这个世界上还有认识我的人。”
到了北海,除了关羽一刀斩下管亥,就基本没什么人伤亡,以至于刘备不仅没有损兵,而且还俘虏了一万多人。这场战斗又充实了刘备的实力。的确,机遇造英雄,这句话说的正没错,不过呢,可能是老天给了刘备太多机缘了,搞得刘备从五百民兵痞子到了两万多正规化部队。而像这时候曹操还是白手起家一路摸爬滚打才起来,孙坚更是惨,都挂了。所以老天看不下去了,身为将来要三分天下的君王,怎么呢没一点挫折呢?是不是?
所以,兴平二年(195年),刘备劝退曹操(当然也是老曹给他面子,要不是后院起火,管他刘备,刘攻,就算是刘协在这也打。因为刘协不可能在这。)之后受任徐州牧,收了麋芳麋竺两兄弟,还娶了个糜夫人之后,顺风顺水的日子,唉,就没了。
曹操撤退后收拾了吕布,无家可归的奉先就流落到了刘备这,刘备将其安放在小沛。他的想法很好,想的是借吕布的威名震慑一下对自己不友好的袁术。结果想法很美好,现实很残酷,养虎为患这个道理刘备这时第一次经历了,更懂了以后自己打战张飞永远不能守家,这就是为什么打下汉中,太守给魏延而不给张三爷。
丢了徐州,刘备就面临覆灭的险境,因为和袁术在大战,吕布又反复无常,所以刘备只好向自己的宿敌曹操,寄去一封求盟信。曹操和刘备也真是相爱相杀,在刘备没起势的时候,曹操对他可算是超级援助,帮刘备灭袁术,搞吕布还派了一个什么车胄的三流武将守徐州,这不就等于又把徐州送刘备了吗?唉,如果曹操愿意听荀彧的话灭了刘备,估计就没这么多事了。
话说曹操灭了袁术和吕布,但刘备却被曹操请去喝茶,还好袁术这家伙跑得快,刘备就跑去追,逃离了曹操的魔掌。关键是刘备还拿了徐州,这就非常尴尬了,大家看下图
刘备——一个江湖皇帝曹操那时候已经准备和袁绍打官渡(这个图可能有点不准),刘备突然在曹操大后方搞一块地盘。也不知道到底是怎么想的。也就是打了这块徐州,不仅明面上与曹操决裂,而且还暴露了刘备的一个非常大的缺点,没有大局观。
这时候刘备手上最多几千人,就这么点人还守一个州?而且曹操正在准备打官渡,根本不允许后方出事。刘备这时候应该南下提早投奔刘表,早早打好基础才是最要紧的。
因为这个鲁莽的举动,导致了刘备化整为零,流浪三年。之后才找回兄弟,跑到了新野,投奔刘表,这时候四十二岁的刘备,才终于遇到一个帮他打天下的人,诸葛亮!
这时候的刘备,已经有了关张赵,武已齐。为什么刘备打拼了二十年,从来没有一个谋士替他出谋划策呢这就是因为他早年没有好好读书,他的伏笔为此而埋。
曹操有谋士,因为他出生宦官世家,虽然他也年少不爱读书,但长大后一直在学习,而且名门望族之气,不由而发,更何况他在颍州。孙策就更不用说了,浑身正气,刚勇无畏,同时也是名门望族,才有张昭周瑜等人。
刘备,虽然他还是皇亲国戚,但并没有曹操富有谋略文采,不像孙策勇猛刚强。没有一技之长而且江湖之气太重,徐州不是没有人,而是他们看不上刘备,看看陈登陈桂,徐州双龙,虽然荀彧郭嘉比不上,但搞搞荀攸程煜还是可以滴。起初他们和刘备关系也不错,但日子久了他们就发现刘备江湖义气太重,不是成大事者。所以后面就没有了动向。
到了新野,真正的刘氏集团才开始建立起来,刘备的弊端也渐渐显现。好在就是,观赤壁,入益州这些大局还是诸葛亮策划的,要不然刘备真的没办法三分天下。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21年,刘备迎来人生巅峰,称皇!而刘备谋略上,大局上,政治上的弊端,暴露无遗。
谋略上,即为用人上。世人皆说刘备会用人,我却认为实则不然。对赵云的任用,就是刘备一生最不明智的选择。五虎之中没有当上将军的就只有子龙了。
赵云的我会另写一文,现在先不讲,先说别的。第一,收荆州,刘备用的是关羽。
不是说武圣不好,而是不适合。关羽他爱兵弃士(读书人)。特别傲,和江东那群文邹邹而且年纪轻轻的谋士如吕蒙,鲁肃等合不来。你想想,二爷这么傲的一个人,而且他那时候也四五十岁了,心想我和大哥打拼了半个世纪,你们这些乳臭未干的小娃娃,还想和我结盟娶我闺女,虎女焉嫁犬子?滚滚滚。
关羽更适合守汉中,和曹操对峙,因为两个人英雄惜英雄,看对眼了,这样的话不仅北方战局稳定而且二爷不会死,三爷不会死,刘备就更不会死,诸葛亮北伐也就不会只有七老八十的廖化了。
而赵云,刘备就是埋没了这个人才,赵云要谋有谋,要武有武,要统帅有统帅,配合张飞魏延,守一个荆州完全可以。可刘备不知道为什么,就是不用他。
再说大局观,第一差在前期不明是非打徐州浪费了五年发展。第二骨子里的江湖义气太重,关羽被吕蒙白衣渡江所杀,就立刻坐不住了,立马破坏了孙刘联盟,而且破坏了诸葛亮布的先北后南的局。
所以,我其实并不认同刘备是一个合适的君王,他心中最多的是当初和他从大桑树底下出来的人,鲁莽的江湖义气使得刘备很多当君王的潜质都消散了。
——一个初中生对三国的看法
下一期,赵云——被埋没的英雄
以上均为个人看法,不代表任何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