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私的基因

2021-02-08  本文已影响0人  兰海粟

    基因是组成生物体的一种神奇的有机物,全部寄存在组成生物体的最小单位细胞的中心器官细胞核上,尽管非常的微小飘渺,人类目前都几乎不能发现它,但其实,就是这种渺小的东西,却在无形之中决定着所有生物体的生杀大权,还掌握着它们的形态,性格,样貌,没有基因,那么所有生物都只不过是一盘散沙状态的无机物,根本不可能聚拢成型。而且,因为基因而产生出来的生物,总会有一些基因制定的本能,让那个生物体免于各种各样的死难,或者让那个生物体的后代延续下去。既然基因生活在生物里,又创造了生物,并使生物尽力复制自己(同时,当然也复制了基因本身)。所以从一种角度来说,生物体就是基因驱动的生存机器,其职责便是尽可能的保护体内的基因,并复制体内的基因,生物体之所以存在这个世上,不是因为别的,就是因为要行使作为生存机器的职责。

    那么,基因到底是从哪里来的?在原本全是无机物的世界里,为什么基因却非要特立独行,成为有机物并最后创造生物呢?基因又有些怎样的性质,会促使动物体有着怎样的行为呢?

    很久很久以前,许多带水的陨石降落到地球上,给地球带来了一定的水源,并最终造成了海洋,因为地球刚刚形成不久,许许多多无机物残渣依然散落在这个刚刚形成的海洋里,因为当时的奇妙的环境,这些无机物时时刻刻碰撞着,有一些聚合成了一起,变成了更高级别更复杂的分子,但这些分子形成之后因为缺乏传播的手段,很快便会消亡。

    直到有一天,一个完全由概率引发出来的分子出现了:复制分子,这些分子虽然是由单纯的无生命分子聚合起来的,却拥有一项神奇的能力:可以几乎没有差错的复制自身,这样,通过无线复制自己,复制分子没有像其他复杂分子一样消失,而是复制的越来越多。但是数量多了,竞争也就起来了,随着海底里的复制分子铺天盖地地复制自己,而海里的生存空间又有限,资源也有限。没办法了,经过优胜劣汰,有一些不合适的复制因子因为争夺不到生存需要的能量而灭绝,而剩下的复制分子也就此找到了新的生存方式:制造巨大的生存机器保护自己,增加了生存的可能性。而复制分子自己呢?则隐藏在它们创造的生物体里,退居二线,只在生物体被创造出来的时候制定它的程序,其余时间便是坐享生存的快乐了?而这些复制因子,就是今天所说的基因了。之所以基因会出现,是因为大自然的神奇的概率,之所以基因会越来越复杂,并且创造出生存机器,则是因为优胜劣汰的森林法则。

    基因就像一个电脑程序员,创造生物,并且给这个生物“编程”,让它拥有一些基本的特质,以及一些非但不可必须要遵守的本能,以后所有的事情便看这个生物自己了,它能发展成什么,能成就什么,能不能将体内的基因遗传下去,都已经不再是基因可以直接管的了,他们的生存机器只能按照基因提前给他们编号的程序,再加上他们自己的运气进行生存,这便是基因的特质,像一位高明的隐者,在某个人还没有开窍的单纯时刻给予其方向和一些基本的生存之道,然后便隐退,看他开过壳的那个人是如何发展。

    既然所有的生物体都是基因为了更好地复制自己而创造的生存机器,那么这些生物体又应该拥有怎样的特质呢?简单的来说,它们的特质是“自私”何为自私呢?便是不管其他任何物种(只要和自己的基因不相同)的利益,只要有一件事能够让自己得到更多的利益,发展的更好,可以更好地传播后代,就毫不迟疑地去做。就比如说食肉动物捕食食草动物,食草动物食用植物,便是一种很明显的自私行为。植物是一种基因的生存机器,但是食草动物为了让自己不会饿死,并且能够发展的更好,遗传体内的基因,不管植物生存机器的生死,依然选择食用它,破坏它里面的基因,食肉动物同样为了发展的更好,不会饿死m遗传体内的基因,便不管食草动物的基因的传播,还是选择食用它。这在同一物种中也是经常出现的情况,虽然为了保护这一物种的基因,很少出现同类相食的情况,但是同类之间相互争抢利益还是时时刻刻都能见到的,比如说一群鸟争夺食物,包括很多雄性动物争抢一个雌性动物……种种迹象,都一览无遗的展示了基因的自私。

    当然,这里的“自私”没有任何感情色彩,只是单纯的形容而已,而之所以生物体会有着自私的习性,不过因为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的压迫,在这样一个大家一起争夺资源的环境里,如果只有你一个人想去将资源留给更多的人,那么很遗憾,你肯定是最先被淘汰的那个,只有不顾其他物种的利益去争夺有限的资源的物种才可以长存。(所以,自私是生物在优胜劣汰环境里进化的必然而不是偶然的结果。在进化的长河中,也许还真出现过一些真正无私的生物(因为进化本就没有任何偏向性)可以将自己的资源奉献出去,但是因为这样的生物无法得到足够的资源与生存,早就在慢慢时间中灭绝了)

  有些人看到这便会问:难道在动物界里没有无私存在?难道所有的生物都是利己主义者而不是利他主义者?那又怎么解释自然界中,许多看似利他的行为呢?比如猴子会给相互找虱子。而某一种羚羊,会在发现掠食者之后故意蹦起来,吸引掠食者的注意。很多动物会父母子女之间相互关爱,甚至可以舍身相救呢?

    之所以猴子会给相互找虱子,是因为它们自己无法彻底清除自己身上的所有虱子,所以只能找同伴帮忙了,按照前面所说的自私的基因理论,帮别的猴子找虱子是一种牺牲自己的时间的行为,所以按正常的思维,那个同伴应该不会帮忙才对呀,为什么还要帮忙呢?其实,这是因为它也能从这件事中得到利益,让它给这只猴子找出了所有虱子,以后它自己需要清楚虱子时,也可以起那只猴子帮忙啊,这么有付出有回报,共同得到利益,难道不好吗?有人会问“那么,如果有一只猴子只接受其他猴子给自己去除虱子,不给其他猴子去除虱子,可不是没付出有回报,可以得到更多的利益吗?”确实,这样做的确能得到更多的利益,但关键在于猴子群能不能容许这样的做法。假设很久之前,有三种猴子基因在猴群中传播:一种是斤斤计较者(给那些会回报自己清除虱子的行为的猴子清除虱子,不给那些不会回报自己清除虱子的猴子清除虱子。一种是好人(给所有来找它清除虱子的猴子清除狮子)。一种是骗子(只接受其他猴子的服务,不给其他猴子清理虱子)那么,哪种基因会在猴群中传呢?一开始肯定是骗子基因,这些基因欺负好人基因,一方面得到好人的帮助,另一方面不帮助好人,但是因为好人一直被欺压,最终彻底灭绝。这时候骗子基因便会被斤斤计较者基因代替,斤斤计较者能和同样的斤斤计较者互利共存,而对待骗子,则直接不理,这样,骗子在斤斤计较者里越来越得不到照顾,最后也只能灭绝了。经过一系列推理,大家会发现,当今猴群中几乎所有个体都应该是斤斤计较者,斤斤计较者和斤斤计较者之间可以互利共存,这也是为什么猴子会给互相抓虱子了。

      那么那种羚羊蹦起来吸引掠食者的目光又是怎么回事?这并不是吸引掠食者的目光,将危险推向自己,而是一种对掠食者的炫耀,当一支羚羊能够蹦得非常高,它其实在用肢体对掠食者表达“看,我非常的强壮,能够跳那么高,你肯定是抓不到我的,趁早放弃,去抓别人吧”虽然披着无私的外衣,却其实是铁板钉钉的自私行为。

    那么为什么动物之间父母子女亲兄弟之间会相互关爱,甚至舍弃自己的性命去救助某个亲戚呢?这不直接的违反了保留自己体内基因的理论吗?但是,其实,亲戚体内的基因和生物个体之间的基因是有很大一部分相同的,比如你的兄弟姐妹就有拥有你的50%的基因,那么这时,假设你有七八个兄弟姐妹遇到了危险,而必须要牺牲你一个人才能将他们脱离危险,假设这七八个兄弟姐妹每个人都用你50%的基因,七八个兄弟姐妹就有350到450之间的你的基因,你本身有100%自己的基因,这时候,遵循自私的基因要更好地存留基因的原则,牺牲你去救七八个兄弟姐妹也就不难理解了,这行为虽然看起是无私行为,本质上却荏苒是基因层面上的自私。

    这便是自私的基因了,基因原来没有任何指向性,但是进化的长和为其赋予了这种指向性“自私”,这种指向能够更好地让生物体生存,尽管显得有些冷酷和无情,却是必不可少的东西。(当然,也有个别的人类选择牺牲自己去救毫无关系的人,这确是人作为高级动物,掌握着自己的理性和德行所产生的一种特殊的现象,因此,虽然进化的长河带给你的基因自私属性,你也可以用自己的行为,改变这个先天性属性)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