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的好的学习方案

别人希望你做到的成功,也许只会成为你的失败

2018-08-05  本文已影响104人  小静鱼

【今日荐歌】

《生日那天》——齐一

他说他越长大越害怕长大

他的理想越成长越没有理想

烛光依然闪亮 泪水依然滚烫

只是再也记不起去年今天的愿望

(点击收听音乐)

写字让我看清真实的自己

【正文】

这一周,我在简书更新了5篇文章,加上公众号推送的文章,还有一些文案事务,基本完成了每日1000字的目标。

这种不经意之间的成就,来自于我公公婆婆和虾米,他们几乎承担了所有的家务。感恩!

为了有更多时间写字,我渐渐固定了作息:每天5-6点起床,11点之前入睡。

同时,我在手机上流连的时间也变少了。虽然有时候,消息会回复不够及时,但是消除红点症被缓解,我也不再执着地认为:自己重要得无可替代。

简书,给了我一个直接输出的渠道。公众号的文章推送需要谨慎核查,在这里,我书写随笔,只求取悦自己。

在属于我的内在世界里:写字,是最能让我看清自己的方式。

昨日线上团契,立维说了一件事,深深触动了我:

她有一个朋友,非常喜欢自己的工作。每一天都热情满满,每一件事都得心应手。

她的状态和能力,以及业绩上突出的成绩,领导都看在眼里。因此,想给她一次升迁的机会。

新的职位,有更高的薪资,也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她的家人为此非常高兴,觉得她的付出终于等来了回报。

可是,她却犹豫了。

因为,别人所看到的诱惑背后,有她深知无法胜任的挑战。

她说:没有人比我更了解自己。大家都认为,这次升迁是我人生一次巨大的进步。只有我知道,此时往前走一步,我的人生可能要面临倒退。

对她而言,升迁会面临什么?更多的金钱,更少的时间;更多的发展,更少的热情;更多的挑战,更少的成就……

她足够了解自己。最终,她拒绝了领导的好意,继续呆在她喜爱的职位上。

没有人比你更了解你自己,别人希望你做到的成功,也许恰是你的失败。

这个世界很世俗,对成功的定义也无比狭隘。

赚到更多的钱,站在更高的地位,拥有更大的声望……可是,那是我想要的人生吗?

在听文案课时,安顿老师提到很多人性的特点。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懒惰和贪婪,这两个都是人类根源的罪性。

人性的明显缺陷,文案的套路刚好去填补。只是,填补了贪婪,却无法抵得过懒惰。

那些XX天教你赚够XX万的课程,有多少人听到了最后,又有多少人真的刻意又反复地去学习和操练?我们总想要更多,却不愿意付出。

人的内心有一个欲望黑洞,越是想要满足,越是无穷无尽,永远都填不满。

我们每个人,都活在两个世界里:

一个是外在的世界。它对成功的定义只有一种。成功的方程式,就好像是流水线批量生成。

在外在的世界里,人们只为别人而活,把别人作为量尺来丈量自己的人生。

面对自己内心的焦虑和不安,有些人甚至会刻意去践踏和论断他人,告诉自己也告诉别人:他之所以能够成功,是因为运气好;他之所以能够成功,是因为走了歪路。

把自己当作救世主,觉得唯有自己高高在上,无比圣洁,而他人又糊涂又肮脏。其实,明面上的不屑,却带出了内心无比的渴求。

事实上,谁又能比谁更好?

别人的成功方式,哪怕你再不认可,哪怕他真的跟魔鬼交换了灵魂,我们应该做的也应该是祝福和祈祷,而不是践踏。

在外面这个世界里,你不但要面对自己的欲望,还需要面对他人的期待。

好比立维那个可以升职加薪的朋友:所有人都觉得她应该接受升迁,所有人都觉得这个选择理所当然。而她却选择与“现实”背道而驰,这需要很大的勇气。

这份勇气,来自另外一个世界。也就是内在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只有自己,没有别人。

你到底需要什么?你到底想要什么?你能够要得起的,又是什么?

每一天,你留了多少时间,给自己去探索内在的世界?

有一个朋友跟我说:我总是本能地着急,又不停地安抚自己别着急。

外面这个世界的匆忙和焦躁,我们每一天都在应对;内在这个世界的声音,我们自然也需要时常倾听,才能真正实现平衡。

可是我们太忙了。想一想,自己有多久没有坐下来,在一个只有自己的空间和时间里,跟灵魂好好聊一聊?

听一首歌,写一段文字,画一幅小画,念一段经文,跑一段路,游一个泳……甚至什么都不做,就只是任由自己好好地发30分钟的呆?

觉得30分钟太久了,是吗?每天24小时,除去睡眠的8小时,还剩960分钟,你却连30分钟给自己的时间都找不出来。

每天将自己浸泡在外部的世界里,会对自己内在的世界越来越不了解,长久以往,我们如何保证:自己做出的每一个决定,都能有足够的智慧呢?我们如何保证:自己现在走的路,确定是人生的上坡路,而不是下坡路呢?

前几天,我们转发了一篇文章:《37岁,他被确诊为胃癌,朋友圈让人泪崩:面对疾病,我还有话说》。很多朋友看了,都被深深感动,纷纷表示要早睡早起,作息规律……

其实,亲爱的,真的不仅仅是早睡早起的问题呀。

身体的疲惫可以靠作息和运动调整,可灵魂的疲惫呢?

你愿意做什么去调整?

@作者:小静鱼,擅长写走心暖文,日常爱好在朋友圈建花园。欢迎蝴蝶们入园采花:littlefish3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