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梁宁产品思维30讲之得梁宁产品思维

梁宁产品思维笔记+心得 - 第18课 用户体验的五个层次

2018-06-03  本文已影响51人  瑞驰雯湫

第18课 用户体验的五个层次

第18讲笔记:

1.用户体验的五层要素

《用户体验要素》这本书里提到:“用户体验的要素,来自5个层次的层层选择与叠加建设。”这五层分别是:

 • 感知层

 • 角色框架层

 • 资源结构层

 • 能力圈范围层

 • 战略存在层

2. 最核心的战略存在层

就是着手做任何一个产品前,必须明确地定义这两个问题,你需要把它们贴在墙上,保证项目组的每个人都清楚,都认同:

1)我们要通过这个产品得到什么?

2)我们的用户要通过这个产品得到什么,他们为什么会依赖我们?

你对自己的存在战略设计是什么?你能存在,不是因为你厉害,而是别人需要你,别人能持续依赖你。真正厉害的人,能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

3. 战略层的外延是第二层——能力圈层。

能力圈要确定:

1)我们要做到哪些事,具体要提供什么样的确定性。

2)我们不做哪些事,对这些事坚决不碰。

能力圈是变化的。如果有清晰的战略,能力圈就会朝着战略的方向变化、拓展;如果没有清晰的战略,能力圈的变化就是偶发和随机的。

4. 能力圈的外是第三层——资源结构层。

毛泽东一句话定义了“资源”,就是“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

5. 资源结构层外是第四层——角色框架层。

用于网站是框架,用于人世间是角色。

框架就是框定每个页面需要有多少元素,它们的链接关系、调用规则分别是什么。你打开任何一个网页,你在感知层感知到的一切内容、功能,都是在这个框架内被框定的。

你和一个空姐在飞机上说话,或者和一个银行职员在银行里说话,她的反馈方式很大程度是她的角色框定的。

6. 角色框架层外就是第五层,也就是最表层的感知层。

我们都很明白感知层,颜色、声音、嗅觉……感知层当然很重要,就好像俊男美女,修饰得体的人永远容易赢得第一好感一样。

7. 看人的五层要素

做产品如此,看人也是一样。

开篇结婚教练的案例里讲到:最表层,你接触的都是一个人的仪表谈吐。接着你会发现,一个人的仪表、谈吐、交互方式与他的角色非常相关。如果是浅层关系,了解一个人的角色就够了。

但如果你希望与一个人建立的是深度关系、长期关系、战略关系,那么你需要更深地了解一个人角色之内的另外三层:

他的内心是什么?什么是他想要的存在感?

他为了自己的存在感,一直在怎样积蓄、打造他的能力圈?

他在怎样积累和建设自己的资源,才会拥有今天的角色?

所以,谈恋爱、看人和买产品是一样的,关注的是最表层的用户体验。

结婚和股权投资类似,最内的三层更为关键:一个人对自己存在的自我设定、能力圈建设、资源建设。

所以,我们历数伟人,孙中山、乔布斯等等,你真实地跟他打交道,会发现他们问题太大了。但是他们自我的存在战略,是绝对的、伟大的、独一无二的。

本讲小结:

没有完美的产品,也没有完美的关系。

做一个产品,就是我要做一个东西,让它成为某些人生活中、工作中可以确定性依赖的存在。

看一个人,则是我知道对方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存在,我是不是认同他想要的存在感。并且站在这个人的立场,接纳这个人的瑕疵,帮助他,成就他。


第18讲心得:

首先这节课持续为我头脑升级,觉得之前自己最大的问题是对产品以及看人时的战略存在重视的不够。试问如果唐僧师徒4人分别组队去西天取经,谁最有可能最终成功?答曰:唐僧。因为唐僧做人的存在感就是在于取得真经,他的内心心心念念的都是取经,从未有一丝一毫动摇。但是其他三人的存在感都不够坚定和明确,虽然这三个在各自的术法上远远强于唐僧。

做产品也是如此,一旦把产品的核心存在明确清楚,就可以在一开始把内核立住。后面可以依靠快速迭代,扩充能力圈,有目的有针对性的扩充资源层,进而整体提升用户体验。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