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进-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读书笔记7
文章的第三个部分,就是有了前两章思想上的指挥,这一章,我们开始行动吧,就在此时此刻!
不管怎么样,只要开始就好。
文中出现了一句让我内心震撼的话:种一颗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特别的感触,我们所有的开始,都是从种一颗树开始的,我们自己也是一棵树,我们的家长还有我们自己本身,合种了我们这些树。
对于拖延症来说,我曾经问候过一个拖延症,关于他为什么迟迟不去做,迟迟不开始,我在一旁急得不行,后来他说,我想把一切准备好,等有了一切准备,我再开始,这样,我的失误率就会小很多,事情的成功概率就会变得大。
我笑了笑,因为我恰恰相反,我做任何事,都有着碰运气的时候,不管不顾的碰运气,我不是那种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的人,我喜欢挑战自己身上的未知,也喜欢挑战陌生的环境,我与他恰恰相反。
当我看到文中出现的那句我们永远无法完全准备好这句话的时候,我笑了,也许,我太激进,做事情准备不够充分,但我去做了,而他,也许一直在准备,一辈子都在准备,不知道他什么时候开始开枪上阵。而我,经历了很多可能不可能,他一直在孵化,也许人生对他来说,只有一两次的可能不可能。
各有优缺点,可是,我仍然喜欢我自己的作风,我可以尝试很多的可能,我可以在我失败中寻找到我的缺点我的不足,我可以去改变自己的一些不足,去针对我的目标,不断地前进,到最后的到达,虽然折腾,但是,我不怕折腾,这都是我人生的经历,我照单全收,没什么担心焦虑的。
作者也说了,先准备好再上场这样的一个观念致命的问题是:我们永远都无法做好完全的准备,总会有我们还未顾及的问题,总有我们能力上的短板,只有你实实在在的做了,你的思路才会更清晰,才能得以切实的锻炼,视野才更加开阔。
把批评当做一种信息对待。
这就像我之前说的,我是个不能被批评的人,从小到大,拒绝被别人批评,以至于现在,别人一旦批评我,我就会产生逆反情绪,不光是我,周边经不起批评的人,大有人在。
现在回过头发现,自己别那么大惊小怪,批评就批评,把自己做的不好的地方改正过来就好了,其实,有些问题,我的立场极其不坚定,我特别害怕批评,当然,我也不去批评别人,这样,如果是我的孩子,将来我要怎么办呢?
乐于接受反面意见,并且加以慎重地审视,并且有勇气否定并重新构建新的自己。
我觉得在这些方面,我自己做的还是不足,要加强发展自己的这些不足,好的地方,予以肯定,不好的地方,一定要及时改正。
至今,自己的心理仍然因为一些意外的事情,感到愧疚难过,愿你一生顺遂,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