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梗预防之ABCDE
心脏是我们的生命之源,从怀孕6周左右开始直到死亡这段时间内,心跳都在进行永不停歇的舒张和收缩运动。就在这一张一缩之中,心脏左心室把含有氧气的血液通过动脉输送到带到全身各处,然后从各级静脉把含有二氧化碳和代谢产物的血液收回到左心房,再经过右心室将这些血液送到肺循环重新变成富含氧气的动脉血,又回到左心房进入左心室,之后周而复始。
上面的循环可能大家都知道或者听说过,但是心脏本身是谁供应氧气和营养的?其实也是心脏自身供应的。在左心室出口的主动脉根部,有一支动脉叫冠状动脉,它能够将血液供应给心脏各处的肌肉。所以,一旦冠状动脉狭窄或者堵塞,就会引起心肌缺血或者梗死。如果发生了心肌缺血坏死,就会引发心脏病,也就是所说的冠状动脉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心肌坏死就是心肌梗死,甚至引发心脏骤停发生猝死。
所以能导致冠状动脉的堵塞或狭窄的因素都可以让心肌梗塞,这些因素主要有吸烟、饮酒、高热量、高脂肪、高胆固醇、高糖饮食、高血压、糖尿病,还有肥胖,少运动的人也容易导致心梗的发生。一般情况下,虽然很多人都有冠脉狭窄,但是由于冠状动脉会有侧支循环的代偿,可以不产生明显的症状,不发生心梗。但是这时又突然出现诱发因素,就可能发生急性心梗,也就是冠心病的急性发作。所以,要改善和治疗冠心病,我们必须要先避免急性心梗的发生,需要维持冠心病状态处于稳定的状态,以利于进一步的治疗。那么应该怎么做呢?有专家把治疗方案总结为简单的ABCDE:
A—Aspirin & Anti-angina阿司匹林和抗心绞痛药物
B—β-block & Blood pressure control倍他乐克和高血压的控制
C—Cholesterol & Cigarette控制胆固醇和禁烟
D—Diabetes & Diet控制糖尿病和控制饮食
E—Education & Excercise教育和体育锻炼
A 对应两种药物:首先是神药阿司匹林,虽然最新的指南中它的地位有所下降,但是其对抗凝的作用和其他一些改善动脉硬化的作用,使其牢牢占据了二级预防的地位。其次是改善患者症状的抗心绞痛药物,它能够很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B 首先代表了一种药物,β受体阻滞剂 ,它可以降低心肌的耗氧量,缓解心绞痛,还可以减少因为心肌缺氧梗死引发的24 小时内发生的突发性恶性心律失常,比如室速、室颤,从而改善预后,降低死亡率。
B 的另一个意思是控制高血压,否则持续的血压高可以促进动脉硬化,增加患者罹患心肌梗死的风险。
C中最重要的是胆固醇管理。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不良导致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增多,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胆固醇沉积在血管壁形成斑块,最后堵塞血管发生的心肌梗死患病率也越来越高。
所以胆固醇在冠心病的治疗里面也非常重要,其中以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最为重要。最新 ESC 2019 指南建议 LDL-C 的水平应尽可能降低,越低越好。
另外一个是Cigarette-吸烟。吸烟是发生房颤的直接诱因。通俗点说就是,烟瘾越大,吸烟越多,房颤风险越高。吸烟引发房颤的机制主要有以下几点:
1,烟草中的尼古丁、烟焦油、烟碱可导致心房组织炎症及纤维化;
2,烟草中的尼古丁可增加机体交感神经兴奋性、影响心肌的自律性,增加心房的心电不稳定性,导致发颤发作;
另外,吸烟还可引起冠状动脉痉挛,使原本没有完全闭塞的血管彻底闭塞,诱发心肌梗死。
D代表了糖尿病和饮食控制。
糖尿病人血糖过高,既可以损伤血管内皮功能,又促进血小板聚集产生血栓,还会诱发血管痉挛,促进动脉粥样硬化进展,是冠心病的一大促进因素。
饮食控制,则是代表了要摒弃不佳的高糖、高盐、多油的饮食习惯,换以低盐、低脂、低糖、高蛋白、高纤维素的饮食结构,为改善血脂状况打下基础。
E 里面包含的两个内容是教育和体育锻炼。
只有真正的认识了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机理,了解了疾病的危害,人们才会自觉地改变自己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习惯,在疾病治疗过程中才会愿意听从医生的治疗指导。所以足够的教育是很重要的。而锻炼以及规律的运动,可以在药物之外起到更有益的作用。最新指南推荐每周不少于 150 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或者不少于 75 分钟的较大强度运动对患者是有益的,当然需强调量力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