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系阳光生活职场

如何优雅的赞美他人?答案在这里

2016-12-13  本文已影响12606人  洪生鹏

1

你是否曾怀疑过自己的情商,觉得情商没人高,在某个场合聊天时,时常一开口就冷场,或是不怎么讨人喜欢。如果是这样,有一点不知你是否留意到,那就是不懂得如何称赞他人。

“赞美是照在人心灵上的阳光。没有阳光,我们就不能生长。”
--莎士比亚

我们大部分都是喜欢被赞美的。卡耐基说,人性的弱点之一就是喜欢别人的赞美。随着阅历的增加,这种渴望会变得更加深沉而炽烈。赞美对于每个人来说,始终都不是件被人拒绝的坏事,受到真诚夸赞的人,可能会因为一句溢美之词或变得更加奋发上进,更加积极。

你的一个信任的微笑、一个肯定的眼神、一句激励的言语,可以为他人驱散积聚在心底的自卑的阴影,可以为他人诱发心中创作冲动的萌芽。

难怪有人会说,赞美是成本最低,回报最高的人际交往法宝,不无道理。

2

既然赞美他人有这么好,那么我们如何学会赞美别人?赞美是一种技巧,需要合理恰当,适当合理的赞美对你的沟通交流会起到无限的推动作用。赞美他人时,要注意场合、尺度、对象,要恰到好处,要真诚。

与人交,推其长者,讳其短者,故能久也
--孔子

赞美,是一种具有巨大的推动力量的技能,也是一种不可或缺的社交手段。而恰到好处的赞美,是情商最高的行为。

下面我们来看看几个场景:

赞美他人时,我们要注意听者有意,有时候稍不注意,你的赞美也可能让别人陷入尴尬当中。

例如你想夸某位朋友比较有才,你要是这样说,“看不出来啊,你小子,人不可貌相”,这就有点尴尬了,虽然想表达对这位小伙子能力的认可,但另一方面又似有讥讽小伙子长相不佳之意,如此一来,就失去了夸的原意。除非你是他长辈。所以说夸人,要讲究分寸感。

3

职场中,要是下属工作没做好,有些管理者情绪容易愤怒,便会义正词严的说起教来,对其批评一番。

这样做无非是希望下属对自己所犯的错误印象深刻,加以改正,不要再放同样的错误,不知你有没有感觉到你的员工越批评越犯错,有的员工在下次遇到同样教训时会精神紧张,生怕再次犯错,结果加强了心理暗示,反而加剧了错误的发生率。员工会在管理者的批评面前产生抵触情绪和逆反心理,从而不服从领导,故意处处与你为敌的心理。

看到下属做事不到位,虽说职场不讲感情,但有时不妨先沟通,尝试去赞美一下的属下,结果或许会与你的初衷殊途同归。他们也能成了你左右手,为你效劳。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过“人性中最为根深蒂固的本性就是渴望受到赞赏”,这跟马斯洛的需求理论很相似,人类最高的需求的确是博得尊重和实现自身的价值。

我们或许有过这种体验,赞美一个人其实就是肯定他的价值,让他找到自我认同的满足感。这就是为什么面对同样的问题,人们总喜欢听好话的一种原因。

对于员工犯错,不批评还要给予赞美,对管理者来说,不仅需要宽容的胸襟,更需要掌控局面的智慧。可是犯了错误还要去赞美?听起来有点不可思议。

4

我们先来看一下,对于犯了错的员工,我们出其不意给予适当的赞美,肯定他的一部分工作,让对方早有的防范瞬间瓦解,再重点指出他工作中不足之处的要害。比起一开口就来场暴风雨,让员工胆战心惊的站在那里接受暴风雨的来临是不是更有效些。

刚毕业那会儿,我到某创业公司上班,有次过于大意,工作上没做好,被领导骂了一顿,还滔滔不绝地讲了一大堆道理,那时我只记得回到工作把事情做好,其他的我根本没听见。到现在我也只记得我挨过骂,至于领导说的那些大道理,我一点印象都没有。

赞美他人能让我们了解和掌握对方情绪的转折点,将其慢慢引入自己控制的范围之内,并使自己获得主动权。

谈话中,我们彼此都怕听到的就是“但是”这个词。通常“但是”之前是一堆捧场美文,“但是”之后可就是万丈深渊了。因为“但是”之后的内容,才是谈话的重点,它会完全否定开始那套漂亮的开场白,让场面尴尬难堪、无法收拾。要是你也是一名管理者,你说了你属下那么多的不是,很容易激起对方的抵触心理,而且问题一多,会使对方抓不到重点,往往会适得其反,不妨多给予一点肯定。

5

并不是所有好听的话都能打动人,如果你的赞美不切实际,那么也会给人不真诚的感觉,这样的赞美不仅达不到预期效果,反而会让人觉得你浮夸,不实际。赞美他人要注意一些原则。

赞美他人会使别人愉快,被赞美者的良性回报也会使我们自己感到愉快,从而形成人际关系的良性循环。
[END]

我是洪生鹏,
热衷旅行、写作,目前过着白天到工地搬砖、晚上写故事的生活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