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
我出身在一个大山里面。从家里远望,远处除了山还是山,一眼望不到头的感觉!
上小学的时候,稚嫩的肩膀每天背着沉重的书包要走五公里山路才到学校。小路绕着大山盘旋着,崎岖不平。
冬天的气候,天朦朦亮就起床,着急忙慌的吃口饭,就去上学去了。如果下雪的时候,还得带雨伞和手提火炉子。下坡的路特别滑,一不小心就摔一跤,一屁股的泥巴,到学校免不了惹来一阵嘲笑声。可是却从未想过退却。
小学六年,每天往返于学校和家之间,每天走十公里的路,真的很累!
越发长大,我越了解山外面的世界。走出大山,成了我的人生目标。我甚至觉得以后再也不想回来了。
长大后,我真的离开了大山,到外地上学,打工。
一个山里妹子到大城市打工真的不容易。还记得刚下火车的那一刻,看到这么多的房子,车子,人流,我茫然了。我不知道去哪里,该相信谁。
后来通过熟人进了一个工厂。流水线的生活让我很不适应。每天赶产量,赶质量,但凡没有做好,就被骂的狗血淋头。
在外地,心无所依。我突然觉得还是大山亲切。虽然小时候过得比较辛苦,但很快乐。
大山里的人家都是东一户西一户的。大家每次约起来出去玩,都是扯着嗓门大声喊。一阵阵的回声在山间回荡
山里的民风很淳朴,东家吃不完的菜给西家,西家又会给东家帮忙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晚辈碰到长辈都会问好,不管是东家婶子,还是西家爷爷。
谁家儿子谈女朋友了,谁家来客人了,大家都烂熟于心。大家都喜欢窜门唠嗑,东家长西家短的说一说。
而在这人生地不熟的地方,所有的一切都被钢筋水泥建起的房子围起来了,包括人心。大家都防着个心眼,生怕遇到坏人,或者骗子!
包括结婚后,都没有以前轻松快乐的日子了。每天都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生怕落人口舌。始终人心隔肚皮,缺少了很多的信任。
而以前的故乡也不在了。年轻人都在县城买了房子,搬出来了。我爸妈也得到国家春风政策,异地搬迁到了县城那里仅剩为数不多的几个老人坚守在那里,田很多都荒芜了,乡间小路都长满了杂草,少了很多的人文气息。
结婚以后,在娘家成了客人,在婆家成了外人。尽管每次回娘家妈妈都很客气,但到底是回不到少女时代了。不光是环境变了,心境也变了!
小的时候那艰苦但无忧无虑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儿时的伙伴也各奔东西,只是,你们都还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