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计划一:建立稳定的“自体” ——心理学目标之一
过年了,大家有没有订立自己的新年计划呢?
朋友圈里刷计划,都是热血沸腾,激情澎湃。可是有没有这么一些人,当你高高兴兴地分享自己的计划时,他可能会嘲弄地说:“年年计划年年立”“你这样行不行啊?”
不论对方是什么心理,或许只是一份好心提醒,或许只是关心你,但是说不出恰当的话语……
这时候你是什么感受?
昨天当我坐在电脑前码字的时候,就遇上了这样的情况。当我告诉我家一亲戚我对这一年的憧憬和向往,也认认真真地着手实施的时候,他就说了这么一句。
顿时,我就暴怒了。我口不择言,用尖酸刻薄的语言回击对方,于是他没说话了,整个世界也安静了……
可是这样的暴怒,是什么样的结果?是对方的静默,还是自己的胜利?
新年祥和气氛中,为了仅仅一句话,让两个人都不开心。
这样的情况发生过多次,不免让我警惕起我自己的感受。
为何区区一句话导致我这么大的反应?
学了心理咨询师之后,我学会了时时体察自己的情绪。自体心理学告诉我:此时我处在“自恋式暴怒”里。因为我在防御,防御自己的“自体”被粉碎,所以我将这份愤怒指向对方,攻击对方,以保护自己脆弱的自体。
可是为什么我的自体如此脆弱呢?自我暴露一下,其实我从小生长在重男轻女的家庭,中国重男轻女的现象非常严重。个中辛苦,众所周知,所以造成我的认知就是:所有我要得到的关注都是有条件的。
因为自己在生命的早期,没有被无条件地满足过、被无条件地爱过、不带批判地欣赏过,所以可能失去了我部分的自体或者客体,形成不了自己的稳定感。
所以我始终害怕被抛弃,小心翼翼;总觉得永远有孤独感;我也会不断地自我斗争、努力上进,以求稳定;我也会低自尊,对自己的评价也是忽高忽低,全随周围人对我的评价来判断自己的价值。
也正因此,当别人批评我时,我的自体脆弱到对方稍稍一句批评的言语,就会让我感受到“我的自我崩溃了!”,让我即刻启用了自己的防御模式“自恋式暴怒”。
这种自体脆弱的情况,你也可以从书中和现实中看到影子。林黛玉因为自体没有稳定感,会伤春悲秋,关注点滴小事,为什么宫花最后一个送给我。认为周围都是风刀霜剑,要么化成斗士保护自己;要么你就会因为自体被毁灭的感觉,觉得自己毫无价值,走上毁灭自己的道路。
这不是危言耸听,前一阵子抱着两个孩子的妈妈跳楼的妈妈,从她的描述中,你可以得知在早期的成长环境中,她的自体并没有得到稳定成长,她向母亲求助,母亲让她忍,忍到后来,为了一个亏待她的婆家,她爆发了,毁灭了自己,也毁灭了孩子。
还有那被顾客冤枉的服务员,举起水果刀自伤;因为恋爱失败跳楼自杀的人也比比皆是。
你说他不珍惜生命,不如说他是“自我崩溃了”!
自体心理学说:很多人终其一生不断寻求自己作为一个整体的统合感和稳定感。如果一个人在早期的养育环境中,得到很好的照料,与父母或者主要的养育者拥有良好的互动,能很好的被肯定、被回应和被爱护。他认为自己无论是好的,还是不好,都是可以被接纳的。那么他就能形成一个良好的自体——这样的状态是最理想的状态,这样的人往往情绪稳定、自我肯定同时也会和别人界限分明,他清楚地知道自我价值不会因为别人的肯定、褒奖、支持、赞美或者安慰而得到提升,自己本身就是有价值的。
可是世事岂能尽如人意。稳固的自我形成、建立到能够抵御羞耻、愤懑、自我贬低、焦虑不安等种种负面情绪的侵袭,着实是件不容易的事情。
如果这种脆弱只是一念一间一闪而过,倒是不用太在意。但是如果这些脆弱不知不觉中侵染了你的生活,影响到你的人际关系,甚至让你伤害到自己。那么就需要好好在意,修复好自己的自体,建立起稳定坚强的自我了。
你或许会问:那么如何建立起稳定的自体呢?
大家不能因此而去责怪自己的父母,社会大环境下,父母基于传统观念的束缚,已经给了我们最好的,而且我们是成年人,也该为我们自己的情绪和人生负责任。
你可以自我体察自己的情绪,也可以多看心理学书籍,当然你也可以寻求专业心理人士的帮忙。
每一个向前的一小步,都需要伴随着强大的动力和努力。不断反省自己的情绪,告诉自己:我就是我,无论别人是夸我,还是损我,我依旧在那里,巍然不动,不惧风雨。
新年计划:努力学习心理学知识,填补自己缺失的自我碎片,直到形成一个崭新的,blingbling闪闪发光的坚强稳固的自我,遏制住“自恋式暴怒”!
当然推己及人,当别人向我们展示自己的新年计划时,我们也应该相信对方支持对方,真心实意地给对方一声鼓励:“加油!你一定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