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我们于日用必需的东西以外,必须还有一点无用的游戏与享乐”

2020-09-09  本文已影响0人  judyjia0508

孩子开学后,似乎也挺忙的。一大早起来,等到把孩子都送到学校,买菜、洗衣、收拾整理一番后,一个上午也就所剩无几了。此时,即使还有点时间,自己也累得要瘫倒,只有喘息的功夫。

“咕咕咕——咕”,几声斑鸠的叫声传来,起音低而长,最后一个“咕”重而短促,格外有一股穿透力。它是在哪里呀?也许是在远处河边那两排古老的香樟树上吧?那里幽静,树枝浓密便于藏身。心一下子安静下来,仿佛置身于林间,忘记了尘世的繁杂。

人呐,终究不能像驴子一样,只会闭着眼拉磨,在繁忙的生活中,总还想扒开一个小孔,张眼往外瞧瞧。即使只是一个很小的孔吧,也能让自己透过一口气来。多年前,读巴金的文章,说,“人不是靠吃米而活着”,朦胧中还想着,除了米,还有什么呢?现在,我真的有体会了。

这两天读了两篇周作人的散文,特别喜欢他那淡淡的文风。到了现在这个年龄,对于他文字中的那种意境,也有格外深的体会了,竟觉得那恰是我想说却没有说出来的话。比如:

我们于日用必需的东西以外,必须还有一点无用的游戏与享乐,生活才觉得有意思。我们看夕阳,看秋河,看花,听雨,闻香,喝不求解渴的酒,吃不求饱的点心,都是生活上的必要的——虽然是无用的装点,而且是愈精炼愈好。

究其原因,大概是源于与生俱来的孤独吧,也是周氏的话:

人是喜群的,但他往往在人群中感到不可堪的寂寞,有如在庙会时挤在潮水般的人丛里,特别像是一片树叶,与一切绝缘而孤立着。

怎么来排解这种寂寞?就需要那些“无用的”却又“精致”的游戏与享乐。这大约也并不一定是要与众人在一起的,可能还更是要在一个人的时候,找到自己喜欢的东西,能让心情放松下来,真的体会到生活的逸趣与闲适。哪怕只是几声鸟叫呢,只要能让心愉悦起来,就是简单却又有益的放松。

周作人比起他的兄长,更有一种文人的恬淡自然。擅长捕捉心灵中那种微妙的思绪,其细腻与淡雅真是别具一格。他的散文也写鸟鸣声,那种享受中,颇有古文人的风骨与逸气。你看,孟浩然的《春晓》,其实不就是享受生活中的安静闲适吗?王维的田园诗,也无不是寻常景,不过是诗人抓住了那些特别动人的情节而已。“田夫荷锄立,相见语依依”,“野老念牧童, 倚杖候荆扉”,这些是乡村生活里最寻常不过的事,在诗人眼里,却格外动人。

一个人,能常常发现让自己喜悦的事,是幸福的。即使这样的人也有繁忙的工作,但在心灵上,却常常有松弛的时机,不会一直绷着弦。我想,在这种乐观的心境下,人应该会长寿的吧,因为“仁者寿”嘛。

当下的生活节奏很快,每个人都在为生活奔波。那么,越是忙碌,越是需要找机会放松,即使没有大块的时间,也要善于在生活里,找到片刻的欢愉。李鸿章曾有对联云:

享清福不在为官,只要囊有钱,仓有米,腹有诗书,便是山中宰相;
祈寿年无须服药,但愿身无病,心无忧,心安理得,可为地上神仙。

如果你具备了一颗文心,时刻都能找到生活中的一点动人处,则能心少忧、身少病,几近“地上神仙”矣!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