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帆齐微课书评写作营(齐帆齐商学院)读书

道是无情却有情

2021-10-13  本文已影响0人  跳跳虎_3cec

齐帆齐微课

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蚤子!

今天读了牧来写的《张爱玲:最是清醒落寞人》。张爱玲实在是一个在中国文坛独树一帜的人,就像是一个文化符号。童年的不幸给了她细腻的心思,也造就了她文字里对人对物纤巧精致的描述。她描写日本花布上的图案:初夏的池塘,水上结了一层绿膜,漂着浮萍和断梗的紫的白的丁香,仿佛应当填入《哀江南》的小令里……

当她12岁因为两首打油诗,让老师看到了她的才情。她也因为文字而找到了自信,她的一生也把文字视为知己,视为她心灵的依靠。因此她的读者众多,研究者也不少。

作为张爱玲的书迷,除了读她的作品,所有研究她的传记都想一个不落的读完。其实只是为了多了解一些张爱玲。在微信读书上看到这个作者的作品推荐值超过了78%,于是就选了它拿来读一读。

曾经也很想写一篇关于张爱玲小说的书评。可是这样的文章太多了。自己的文笔又不太好,若收集的资料不够不敢写,怕读文章的人对她多了一层误解;若没有反复多遍的细读也不敢写,怕写出的文章粗疏,没法准确概括。

图片源自网络,侵删

读者对于张爱玲的印象大约集中在几个关键词:文笔好,天才,高傲,冷漠。可是看完她的生平和作品,再看完一些关于她的传记。却越觉得她值得读者给一个紧紧的拥抱。

看她的故事和她的照片会觉得她是个无情之人,父母离婚后,母亲离开的那天她没有任何表示。母亲离世前希望能她陪在左右,她也拒绝了。晚年胞弟经济上窘迫,希望她能接济一下,她拒绝了。可是因为之前有看过一些心理学书籍,对比那些关于原生家庭伤害下的孩子的行为,却可以看到她是有情的。她只是等着父母能爱她一下。因为这样的渴望,一向自视为拜金主义的张爱玲,却一反常态的对胡兰成付出了太多太多,包括她从不愿与人分享的金钱。

有时原生家庭缺爱的孩子,行为上总是给人孤僻、乖张之感。但事实却是他们在向原生家庭伸出渴望被爱的手,却从来没有回应。加上母亲的离婚,以及她最后洒脱的出国都给了张爱玲被抛弃之感,让她从小就明白,只有自己才是最值得依靠的人。当然,还有她的文字!很难想象,如果没有了文字,她的悲凉可以从哪儿宣泄,向谁诉说。

如果当年的那个时代有现在这样的心理疗愈方法,也许现在的她不会是这样的呈现。也不会有那个凄凉如戏剧一般的结尾。

可是也有人选择了不一样的人生,比如她的姑姑张茂渊和弟弟张子静。姑姑的原生家庭也和张爱玲类似,遭遇也与张爱玲不尽相同。她的弟弟就更相似了,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张爱玲还尚且聪慧勇敢,而她的弟弟,则两样特点都不占,一生过得温厚而庸碌。他们都是原生家庭里缺少爱,缺少被关注的个体。只是程度不同,每个个体的性格不同,最后分岔在了不同的路口。

不过故人已逝,即使今天的心理学可以将她的不幸,分析得明明白白,她的结局真的能有多大的改变呢?

不过对于原生家庭不幸的读者而言,却可以从她的文章里找到共鸣。仿佛有一个人,很懂得自己的难处和挣扎。仿佛在张爱玲的文字里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有时对于原生家庭不幸之人,懂得比爱更重要!

趁着照顾母亲的间隙读了一些章节,虽未读完,却已对她心疼不已!张爱玲是一个传奇,如果童年幸福,她是否还会选择成为传奇呢?

• 齐帆齐商学院书评变现私教课(11)篇1292字,累计16887字。

• 命题文章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