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被讨厌的勇气》

2022-08-16  本文已影响0人  沐宛之

经典句子摘抄:

重要的不是过去,而是你怎么看待过去,而我们对过去的看法,是可以改变的。

理想的人际关系大概是“我爱你,但与你无关”

心理创伤并不存在

任何经历本身并不是成功或者失败的原因。我们并非因为自身经历中的刺激——所谓的心理创伤——而痛苦,事实上我们会从经历中发现符合自己目的的因素。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

人生不是由别人赋予的,而是由自己选择的,是自己选择自己如何生活。

我们不可能乘坐时光机器回到过去,也不可能让时针倒转。如果你成了原因论的信徒,那就会在过去的束缚之下永远无法获得幸福。

你现在无法体会到幸福,因为你不会爱你自己。而且,为了能够爱自己,你希望“变成别人”,希望舍弃现在的自我变成像Y一样的人

重要的不是被给予了什么,而是如何去利用被给予的东西。

人们常常下定决心“不改变”

某人如何看“世界”,又如何看“自己”,把这些“赋予意义的方式”汇集起来的概念就可以理解为生活方式。从狭义上来讲可以理解为性格;从广义上来说,这个词甚至包含了某人的世界观或人生观。

你之所以不幸并不是因为过去或者环境,更不是因为能力不足,你只不过是缺乏“勇气”,可以说是缺乏“获得幸福的勇气”。

如果要改变对世界或自己的看法(生活方式)就必须改变与世界的沟通方式,甚至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

一切烦恼都是人际关系的烦恼

自卑感来自主观的臆造

我们无法改变客观事实,但可以任意改变主观解释。并且,我们都活在主观世界中。

阿德勒说“无论是追求优越性还是自卑感,都不是病态,而是一种能够促进健康、正常的努力和成长的刺激”。只要处理得当,自卑感也可以成为努力和成长的催化剂。

越自负的人越自卑

借助权势的力量来抬高自己的人终究是活在他人的价值观和人生之中

如果有人骄傲自大,那一定是因为他有自卑感”。

在我们的文化中,弱势其实非常强大而且具有特权。

人生不是与他人的比赛

健全的自卑感不是来自与别人的比较,而是来自与“理想的自己”的比较。

 竞争的可怕之处就在于此。即便不是败者、即便一直立于不败之地,处于竞争之中的人也会一刻不得安心、不想成为败者。而为了不成为败者就必须一直获胜、不能相信他人。之所以有很多人虽然取得了社会性的成功,但却感觉不到幸福,就是因为他们活在竞争之中。因为他们眼中的世界是敌人遍布的危险所在。

人际关系一旦发展到复仇阶段,那么当事人之间几乎就不可能调和了。为了避免这一点,在受到争权挑衅时绝对不可以上当。

 易怒的人并不是性情急躁,而是不了解发怒以外的有效交流工具。所以才会说“不由得发火”之类的话。这其实是在借助发怒来进行交流。

关于权力之争,还有一点需要注意。那就是无论认为自己多么正确,也不要以此为理由去责难对方。这是很多人都容易陷落进去的人际关系圈套。

人生的三大课题:交友课题、工作课题以及爱的课题

行为方面的目标有以下两点:①自立。②与社会和谐共处。而且,支撑这种行为的心理方面的目标也有以下两点:①“我有能力”的意识。 ②“人人都是我的伙伴”的意识。

只要你变了,周围也会改变。必须要有所改变。阿德勒心理学不是改变他人的心理学,而是追求自我改变的心理学。不能等着别人发生变化,也不要等着状况有所改变,而是由你自己勇敢迈出第一步

当人能够感觉到“与这个人在一起可以无拘无束”的时候,才能够体会到爱。既没有自卑感也不必炫耀优越性,能够保持一种平静而自然的状态。真正的爱应该是这样的。

把自己和别人的“人生课题”分开来

基本上,一切人际关系矛盾都起因于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课题被别人妄加干涉。只要能够进行课题分离,人际关系就会发生巨大改变。

信任这一行为也需要进行课题分离。信任别人,这是你的课题。但是,如何对待你的信任,那就是对方的课题了。如果不分清界限而是把自己的希望强加给别人的话,那就变成粗暴的“干涉”了。

 阿德勒说:“没有学会直面困难的孩子最终会想要逃避一切困难。”

 在人际关系中,自由的代价就是被别人讨厌。

毫不在意别人的评价、不害怕被别人讨厌、不追求被他人认可,如果不付出以上这些代价,那就无法贯彻自己的生活方式,也就是不能获得自由。

不畏惧被人讨厌而是勇往直前,不随波逐流而是激流勇进,这才是对人而言的自由。

获得幸福的勇气也包括“被讨厌的勇气”。一旦拥有了这种勇气,你的人际关系也会一下子变得轻松起来。

凡是执著于“我”的人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所以,必须把“对自己的执著”换成“对他人的关心”。

 别人并不是为了满足你的期待而活

当我们在人际关系中遇到困难或者看不到出口的时候,首先应该考虑的是“倾听更大共同体的声音”这一原则。

 人越得到别人的表扬就越会形成“自己没能力”的信念

如果以获得表扬为目的,那最终就会选择迎合他人价值观的生活方式

人只有在能够感觉自己有价值的时候才可以获得勇气。

对别人寄予关心、建立横向关系、使用鼓励法,这些都能够带给自己“我对别人有用”这一实际感受,继而就能增加生活的勇气。

如果能够与某个人建立起横向关系,也就是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平等关系的话,那就是生活方式的重大转变。以此为突破口,所有人际关系都会朝着“横向”发展。

不是肯定自我,而是接纳自我

自我接纳是指假如做不到就诚实地接受这个“做不到的自己”,然后尽量朝着能够做到的方向去努力,不对自己撒谎。

 不去关注“无法改变的”,而是去关注“可以改变的”。这就是我所说的自我接纳。

“对自己的执著”变成“对他人的关心”,这就是绝对不可以缺少的第二个关键词——“他者信赖”

悲伤的时候尽管悲伤就可以。因为,正是想要逃避痛苦或悲伤才不敢付诸行动,以至于与任何人都无法建立起深厚的关系。

工作的本质是对他人的贡献

 要想获得归属感就必须把他人看作伙伴,而要做到视他人为伙伴就需要自我接纳和他者信赖。

最容易理解的他者贡献就是工作——到社会上去工作或者做家务。劳动并不是赚取金钱的手段,我们通过劳动来实现他者贡献、参与共同体、体会“我对他人有用”,进而获得自己的存在价值。

人生中最大的谎言就是不活在“此时此刻”。纠结过去、关注未来,把微弱而模糊的光打向人生整体,自认为看到了些什么。你之前就一直忽略“此时此刻”,只关注根本不存在的过去和未来。对自己的人生和无可替代的刹那撒了一个大大的谎言。

自我总结

这本书给出的很多观点很惊人,仔细想来,确实如阿德勒所言,阿德勒说获得幸福的方式很简单,而主动权永远掌握在自己手中。人生根本没有心灵创伤,所谓的创伤是一种自我欺骗,是下了“不想改变”的决心。我们对自己的了解可以说是一知半解,而人一生都在追求认识自我。

人生的三大课题:接纳自我,他者信赖,他者贡献。

道理大概懂了,实践起来很难。

一、如何改变“不想改变”的局面?

所有的改变都是痛苦的,撕裂旧我,长出新的骨血。

人是最擅长说谎的,常常为了“不被改变”找出诸多合情合理的借口以麻痹自我。所以用主观自我无法判断是否需要改变,我们需要运用元认知来看待问题。抽离自我,以局外人的方式来看待困扰自己的问题,才能看清真相。

改变五步走流程:

① 挖掘内在动力(找出不得不做这件事的几个理由?)

我最想做的事是读书、写作、旅游。我渴望认识自我,看清真相,很多时候我都处于一种被人牵制的感觉,找不到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很容易随波逐流。而开始写作让我看到了一个美好的世界,一路上有许多人陪伴。

理由:读书,那真是一把砍向内心冰封世界的斧头,一座通往灵魂深处的桥梁。

写作:将内心世界通过文字去表达,写出来会有一种释放的感觉。构建一个内心世界,看清世界本身。

旅游:人只有与大自然融为一体才能获得身心的平衡,中医上也讲人与自然统一。让我魂牵梦绕的是高原。

② 寻找外在压力

外界的压力有很多,有时候压力过大,真的很想忽视,仍由他去。目前最大的压力来源于工作。

③ 10分钟法则

每天早上起床后给自己10分钟安排业余时间,做到合理法。

④ 前进一厘米

这一厘米也许很难,我得时刻警醒自己不要忘记每天的任务。一小步一小步去走,累了可以适当休息。

⑤ 建立激励机制

给自己建立一个成功心理轨道,每干掉一次拖延症,每获得一次小小成绩,写下来。

二、如何建立自信?

给自己建立一个能量站,将自己获得的小小成功,别人的鼓励记录下来,当不自信的时候去翻开,感受那些正能量流动。

永远不要与别人比较,要与昨天的自己比较。

三、如何不在乎别人的评价?

要做到这一点很难,根本原因是无法进行课题分离。

首先应该是认识,区分这是谁的课题。永远记住你无法左右别人的想法,你能做到的只有确定自己的想法。对别人不报期待。“我爱你,但与你无关。”

我们每天以这样的方式去区分课题,日积月累才能构建出自我评价系统。有一个稳定牢固的自我评价系统是获得自信最根本的力量。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