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种不合格的父母:代替型和预防型,以及他们的产品,妈宝男和大龄剩
不合格的父母比较典型的有二种,
这二种在国内比较常见,
我们身边不乏类似例子,
第一种叫代替型父母,
就是说父母把大部分事情都帮孩子包办了,
溺爱是一种典型特征,
像前段时间热播剧《都挺好》中的老二苏明成,
他就是被母亲宠坏的孩子,
除了读好书外其他的事情全部由老妈代替了,
小时候的家务活妈妈都让妹妹苏明玉干,
长大后妈妈代替他买房子买车子娶老婆。
结果悲剧了,
该他独立支撑一个家庭的时候,
他却悲哀的发现其实自己什么都不会,
以前太习惯被母亲保护着,
以为这个世界就该对我好,
你们都不可以辜负我,
所以在他的观念里没有失败这个词,
他不允许这个世界告诉他失败。

当他的第一次投资失败后愤怒的质问他的上级周姐,
不是说好的有回报吗?
你怎么能这样对我?
该不会是你卷走我的钱吧?
——在他脑袋中他没有想到风险这个事情,
因为从小到大他妈妈都帮他代替他做了大部分事情,
他从来不知道风险为何物?
直到他因为投资失败陷入困境,
丢了工作和老婆也离了婚,
把自己锁在自己的房间里面痛苦的思索,
终于明白自己的以前是多么不靠谱,
从来没有别人可以代替自己成长,
所有该自己走的路,
全部要自己重新去走一次,
才痛定思痛走上独立的道路。
这就是代替型父母的孩子,
妈宝男是一个代表。
第二种是预防型父母,
他们和代替型父母相比较不同的是,
他们更焦虑,
他们的口头禅是“你不可以”,
小时候他们对孩子说,
外面黑黑的有鬼你不可以出去,
这个海盗船摇晃太厉害了你一定头晕死了,
外面都是坏人你不可以和陌生人说话,
他们用“不可以”束缚了孩子的手脚,
让孩子觉得只有母亲的怀抱才是唯一安全的港湾;
等到孩子进入青春期了,
父母会严厉控制孩子的行为,
比如说,
天气这么热你们就不要出去旅游了,
你除了读书不可以和男孩子说话,
你不可以和同学聚会超过10点钟,
谈什么喜欢异性等你长大后再谈,
结果也悲剧了,
当他孩子需要成家的时候,
他的孩子却不会谈恋爱了。
我们看到许多高学历孩子的父母代替孩子去相亲,
而且还是很普遍的情况,
公园里一群50多岁老头老太拿着自己孩子的相片在配对,
你说奇葩不?
其实很简单,
这很多就是父母造成的,
在孩子动了心的年纪他们横加干涉,
把那颗春心给扼杀掉了,
长大后他就没有爱心了,
因为那颗心已经死了。
而且许多高龄剩女都是高学历的乖乖女,
她们以前可是父母的骄傲,
听妈妈的话好好读书天天向上,
可是转眼间怎么就变成剩女了呢?
剩女是预防型父母的一个典型产物,
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
证明预防型父母也是不合格的父母。
为防止制造问题孩子,
比如妈宝男或者大龄剩女,
我们都要审视自己的行为,
避免成为不合格父母。
那么,
说完了不合格父母,
合格的父母是什么样子的呢?
合格父母该如何炼成呢?
且听下篇文章分解。
我是南星学生教育中心林老师
每日原创家庭教育文章第一年第一百四十七篇(总第147篇)
欢迎留言互动
2019.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