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村夜话

一个馒头

2020-06-09  本文已影响0人  林野轻风

民以食为天。六十年代生人,物资缺乏的年头,一个白面馒头竟等了二十余年。

八十年代以后,我成人了,上班了。家里的人都上班了,经济得到改善,白面上了饭桌,但也不是天天能够吃上的。

想想前半生竟为一个白面馒头而努力!我们叫市属户,吃细粮的,自然婚嫁也不与农民相交亲,叫门当户对。

当时一月挣35元,粮食供应35斤,那是最好的了。改革开放后,食堂饭店发展最快,经常去坐食堂,发现农民坐食堂也不少。

与一个认识的种葱的汉子攀谈起来,他说县城每个饭店都欠他葱钱,要不下。这不就是个坐食堂顶帐吗!我知道他这是开玩笑的话,细细盘问收入,才知他第一年种葱便收入三万元。

好吗,这光景真是富裕了。又问才知,刚开始承包土地,到信用社借款包了一百亩土地,种葱。又到各村里收购羊、鸡、猪粪上地,钱卖完葱给,葱长的好有人胳膊粗。卖公家、卖食堂,卖个户,全是现金,收入后还帐。第二年看到饭店发展快,还是种葱,全部批发到饭店,允许赊欠。往住占市场。第三年除种葱又开了油房。全从吃上来,这不家里白面大米肉,我出来饭店酒肉刀削面。过上好日子了。

人家这打算真好。吃不穷,穿不穷,打算不到一辈子穷。新时代的好农民,交亲也交上挣工资的人。

吃馒头挑大的吃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