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庄园配种学
如何保持农场动物数量平衡一直是农场主所焦虑的事情。三十年前由于担心养殖规模过大而食物供给跟不上,农场主便强制干预公畜和母畜的交配过程,减少生育数量,个别圈栏甚至出现“百日无畜”的现象。然而该政策矫枉过正,以致于近几年牲畜出生比断崖式下跌、牲畜老龄化问题凸显。农场未来数年的营收面临严峻考验,为此不得不重新评判配种方式。
1.自由交配
见于群牧畜群。公母畜常年混牧饲养,一旦母畜发情,公畜即与其随意交配,它是一种不受人工控制的最原始的交配方式。
点评:最大程度地尊重公畜和母畜的意愿,天然符合畜道主义,但是这种方法效率太低,尤其是近几年农场遭遇自然灾害,食物供给有所下滑,公畜和母畜的配种意愿较低。
2.分群交配
在配种季节内,将母畜分成若干小群,每群放入几头经过选择的种公畜,任其自然交配。这样,公畜的配种次数得到适当控制,并实现了一定程度的群体选种选配。
点评:和自由交配相比,多了一些强制手段,即人为地组织若干群公畜、母畜定期聚会以增加配种的几率,但仍然给予其一定自由选择余地。
现场成功配对的情侣与现场工作人员合影。
3.圈栏交配
公母畜平时隔离饲养,当母畜发情时,在圈栏内放入母畜与特定的公畜交配。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克服自由交配的缺点,公畜的配种利用率比分群交配有所提高,选种选配也比较严格。
点评:和分群交配相比,自由度又进一步下降,即从团体交配缩小为单对单交配。
4.人工辅助交配
公母畜平时严格分开饲养,只有在母畜发情配种时,才按原定的选种选配计划,令其与特定的公畜交配,并对母畜作好必要的保定、清毒处理等准备工作,和采取其他一些必要措施,以辅助公畜顺利完成交配。与上述三种自然交配方式相比,增加了种公畜的可配母畜头数,延长了种公畜的利用年限;能够调控产仔时间,有利于生产的计划管理;可以实行严格的个体选种选配,建立系谱,有利于品种改良;根据配种记录,可以估测母畜预产期;并在一定程度上防制疾病传播。它是一种比较科学的人工控制的自然交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