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波逐流还是力挽狂澜——吴蜀君臣在历史转折处的风云气象(二)
原创
曹操二 气象
公元233年,割据辽东的公孙渊,因反叛曹魏,怕曹魏讨伐,便假意上册向吴国称臣。孙权喜出望外,随即准备派太常张弥,执金吾许晏携带大量金银珠宝,车马衣服等九种赏赐,在将军贺达率领的一万士兵的护送下,经东海赴辽东厚赏公孙渊。
此举遭到了江东朝臣的一致反对,理由是公孙渊是个反复无常的小人,不可信任,而且赏赐过于厚重,孙权没有听从。
元老重臣张昭更是直言公孙渊只因叛离魏国才远道求援,并非真心归附。他很可能改变心意,讨好魏国那我们的使者和军队就再也回不来了,我们就会被天下人耻笑。如此反复进谏,和孙权诘难辩论,引得孙权勃然大怒,拔剑相向,张昭毫无惧色,坚持己见,但孙权决心已定。
后来事情果真如张昭预料的那样,公孙渊杀了使臣,没收珠宝,再次向曹魏称臣。
孙权又羞又怒,觉得受了奇耻大辱,盛怒之下,决定亲自带兵讨伐公孙渊。发誓要割下他的头颅扔掉海里,否则无颜再见吴国的人。还说就算这次受挫,也不可能善罢甘休下次还会再去,意思是只要公孙渊不灭,对辽东的战事从此不会停止。
诸葛亮吴国众臣一看,这下麻烦大了,如果不能让孙权改变主意,吴国将再无宁日。
陆逊第一个站了出来,他首先把孙权夸赞了一番,说他先退曹操,再败刘备,生擒关羽既然这几个当世的枭雄英杰你都能打败公孙渊又能算什么呢?只不过我们当前的主要任务是平定天下,所以不能舍本逐末,因小失大。
在孙权因陆逊的言辞怒气消了一些后,时任尚书仆射的谢综不失时机的跟了上来,陈述了不能讨伐辽东的三条理由。
一,辽东乃荒凉苦寒之地,人性野蛮,没有教化,就算得到也没有用。
二, 滔滔江海,风高浪急,变化无常,将使君王和众将士长久的处于危险之中,而且长时间漂泊海上容易生病,并易传染。
三 ,你不能因为个人一时的愤怒不考虑后果,置天下大局而不顾。
谢综清晰的陈列了讨伐辽东对吴国没有任何益处,而恶果和弊端却显而易见。
孙权没有听从。
屡次劝谏无果,但吴国众臣并没有向君王妥协的意思。
陆瑁又来了,他的言辞更具锋芒。
君王你放开卧榻之侧虎视眈眈的曹魏不顾,而去远征辽东,这不是明摆着给曹魏可乘之机吗?这不是无谓消耗自我而使敌人强大吗?
辽东距吴国有数千里之遥,阻山隔海,路途艰险无比,就算成功上岸,除去守船和运粮的士兵,用于作战的人也不多了。贼寇居无定所,来去如风,不是短时间能消灭的,而且很多情况是我们无法预计的。
孙权还是没有听从。
陆瑁不依不饶,再次上谏,更加不留情面。
从古至今,战争都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事,事关国家生死存亡,主动讨伐,要在天下太平,强敌已灭,在朝堂经过慎重讨论方可进行。现在天下大乱,你争我斗,我们强敌环伺,本应该固守根本,爱惜国力,节省费用。而陛下你舍弃近敌,劳师远去,这是要把吴国带向那里呢?汉文帝尚且能容忍尉佗,你为什么做不到呢?希望你抑制愤怒,顾全大局,为吴国的将来好好打算,这才是天下之幸呀。
这份披肝沥胆而又义正辞严,锋芒毕露的奏章对孙权触动很大,他思虑再三,终于打消了远征公孙渊的念头,并向张昭致歉,请他重新上朝。
吴国众臣在事关国家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本着对国家的一片忠诚和一腔热血,毅然挺身而出,前仆后继,众志成城,正是忠臣良相的真实写照啊!
而君主孙权,虽然一开始有君王的雷霆之怒,一意孤行,固执己见,差点将吴国拖入黑暗的深渊,但好在他没有关门拒谏,也没责难非人,如流的善谏没有被堵塞 ,这股凝注众人之力的清流终于冲刷了他心中偏执的愤怒、怨恨、和固执。他终于做回了历史上那个心胸开阔,用人不疑,知错能改的大英雄孙权。
吴国君臣在历史转折处反映出来的这种政治正气,拨乱反正,君明臣贤的风云气象,使吴国在历史的紧要关头力挽狂澜,没有走出错误的那一步,躲过了可能像蜀汉那样改变国运的劫难。
如果东吴众大臣劝谏没有成功,孙权发兵远征辽东,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