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啸龙吟》把员工分为这四类,你属于哪一类?

2017-12-29  本文已影响34人  chuimo

《虎啸龙吟》中,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利用调虎离山之计将司马懿“骗”去了新城,又利用声东击西将曹真困在了箕谷,他自己则带着大军出兵祁山,一举拿下了魏国三个重镇。

这场战役,他已占尽了先机,只要守住了街亭,陇西无忧,他们就极有可能攻进长安,克复中原。

然而,守街亭这么重要的事情,诸葛亮却大意地派给了马谡。

马谡没有守住街亭,直接导致第一次北伐的无功而返。

这段历史虽然有戏说的成分,但也不妨我们以此为鉴。

马谡这种人放到今天,就属于有意愿,但没能力的员工。

1969年,美国组织行为学家保罗.赫塞博士提出了情境领导管理模式。根据能力和意愿水平的强弱,他将员工分为四个类别:

第一类:人裁

在诸葛亮的首次北伐中,驻守长安的夏侯懋在大军快要打到家门口时,还在歌舞升平中醉生梦死,对即将到来的危险毫无一丝戒备之意。

夏侯懋出身名门,是魏国名将夏侯淳的儿子,是曹操长女清河公主的驸马,才能平庸,又毫无进取之心,是典型的纨绔子弟。

没能力,也没意愿,他是典型的“人裁”。

这类人,本事不行,态度还差,属于最容易被裁掉的人员。

第二类:人材

当诸葛亮提出谁去守街亭时,马谡脸上露出雀跃的神色,稍稍地犹豫了一下便走出阵列毛遂自荐。

诸葛亮问他可否胜任。

他自信满满地做出了承诺,甚至立下了军令状。

他少年时期便跟随在诸葛亮身旁,熟读百家军书,又常常参与军政决策的商讨,算是一块可塑之才。但由于从未参加过实战,目前能力尚不足以担任一场重要战役的将领,仍需要磨练和雕琢。

这种本事不大,但态度积极的人员,称为“人材”。

《虎啸龙吟》中少年时期的司马昭也是这种人。

司马昭本身聪慧绝伦,但因阅历浅,历练少,使得“才能”跟不上“意愿”,多次闯祸,被司马懿大骂。

因为立功心切,他瞒着司马懿领兵冒然闯入葫芦谷,不仅自己险些命丧与此,还差点连累前来营救的父亲和兄长丧命。

这次惨烈的教训之后,司马昭显然变得稳重多了。

他最终也在一次又一次的战役和权利斗争中磨砺出来,脱颖而出,成为魏国末代的最大权臣。

第三类:人才

《虎啸龙吟》中,曹爽的第二次出场便是和驸马何宴在一起。

他问何宴何以令全程女子痴狂。

何宴刚服了五石散,正飘飘欲仙地和他示范着。这时曹真回来了,看见眼前情景,铁青着脸将曹爽训斥了一顿,而一旁的何宴依然我行我素,毫无一丝尴尬和不适。

曹爽对何宴的夸赞并不是言不由衷的虚话。

据记载,历史上的何宴容貌俊美,肌肤细腻洁白,如傅上了一层厚厚的白粉。由此还衍生出一个典故“傅粉何郎”。

事实上,何宴绝对不止美貌这么简单,他才华出众,少年时便享有盛名,娶了曹操的女儿金乡公主。

但这样一个有才华的人,却整天醉生梦死,不思进取。

有能力,没意愿,他是典型的“人才”。

第四类:人财

诸葛亮在天水收姜维后,便一直将他带在身边,随同他出生入死,征战南北。

诸葛亮将毕生所学尽授于姜维,临死时更是嘱咐他要继承自己未完成的事业,克复中原。

姜维在诸葛亮死后成为蜀国重量级的权臣,是蜀国在后诸葛亮时代又得以延续三十年的重要因素。

他这样的人,招之能战(意愿强),战之能胜(能力强),是典型的“人财”。

《虎啸龙吟》中有很多这样的人,比如蜀国的赵云、杨仪、魏延,魏国的司马懿、司马师、陈群、贾逵等 。

他们都是中坚和骨干,能力很强,态度又积极,是可以带来“财富”的人,故而称为“人财”。

马谡若经过锤炼和雕琢,本有希望成为出色的“人财”,但因为街亭之役惨烈失败后便被斩首,再无重来的机会,他也只能被历史永远地刻在了“纸上谈兵”的耻辱柱上。

当然,面对任务时,大多数人还是想要做第四类人,有意愿,有能力。

这就要求我们先磨炼和提升自己,保证自己有足够的实力,然后当机会来临时,如饥似渴地、嗷嗷叫着跟boss表态,我能行我能行!我要干我要干!

这样,你就能成为boss最喜欢和信赖的人财了。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