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叶问3》背后的资本游戏
2016年的中国电影市场,出现了不少让人印象深刻的国产电影,比如热血澎湃的商业大片《湄公河行动》《火锅英雄》,韵味深长的文艺佳作《驴得水》《路边野餐》,当然还有拿下33亿票房,曾创下多项票房纪录的喜剧片《美人鱼》。
但是如果从资本运作这个角度来看,有一部电影不得不提,那就是著名香港导演叶伟信执导,甄子丹、熊黛林等明星主演的电影《叶问3》。
根据媒体报道,《叶问3》上映仅五天时间,票房就突破了6亿元,作为一部豆瓣评分只有6.3,剧情和动作戏都不是特别出彩的续集电影,能够取得这样漂亮的票房成绩,实在让人意外。果然,在上映不久后,就传出了它票房涉嫌造假的新闻,不过“买票房”在市场中也并不少见,真正让它陷入舆论的风口浪尖的是电影背后的资本游戏。
《叶问3》最大的投资方是上海快鹿集团,它买断了《叶问3》在中国大陆的发行权,希望用“电影+金融+互联网”的新模式创造30亿元的票房神话,然后用电影的高票房高收益做切入点,撬动更大的收益。
影片还没有上映,《叶问3》投资项目就在苏宁众筹平台上线了,20分钟筹资额就突破了1000万,短短一天时间内筹资额达到4000万,参与者达5100人,人数和金额都刷新了行业纪录。
通过众筹,投资方快鹿集团募集到了不少资金,但是这些对它来说还远远不够。
快鹿集团还提前将电影的版权和票房收益,整体打包成金融产品,出售给投资者和上市公司,期待通过“高票房”,提升金融产品的收益和二级市场的股价,进而撬动几倍于票房的收益。
后续有媒体报道香港上市公司十方控股发布公告,称公司以1.1亿人民币购买了《叶问3》55%的票房收益权。同时,国内上市公司神开股份也发布公告,称出资4900万元认购了一支以《叶问3》票房收益为标的的基金。
所以在电影《叶问3》还没有上映的情况下,快鹿集团就通过关联交易,各种资本运作提前将成本收回来了,更推动了股票涨停板的好行情,收益颇丰。
快鹿集团选择了电影《叶问3》,在它看来,这的确是一个好棋子。动作明星甄子丹主演的叶问电影系列,前两部电影创造了令人惊艳的票房成绩,甚至还形成了全民性的话题,引起了大众的热烈反响,为功夫片创造一个经典之作。这部续集《叶问3》在香港市场上映以来也打破了票房纪录,如果在大陆市场上映,可能也会创造出好成绩。
但是一般来说,续集电影在票房和口碑上总是不如前作,香港电影市场也早已经萎缩,只能算个小市场,更何况电影市场风云激荡,30亿票房只能赢,不能输的想法也不太现实。
在资本的重重裹挟下,因此,电影《叶问3》的票房必须创造好成绩,哪怕是“注水”造假。
投资方快鹿集团的这盘大棋,开始的确下得不错,但是电影上映后,票房却并不理想,远远达不到30亿的目标,于是不得不造假。被曝光后,接下来引发了一连串的多米诺骨牌效应,在媒体的深挖之下,更发现了快鹿集团旗下多个金融平台为《叶问3》违规募集资金,涉嫌重复募资和“左手倒右手”的自融行为,引发了上级监管机构的注意。
“作为演员,每一部电影我都尽心尽力去表演的,这是我的责任,至于发行,我不是很懂,也控制不了。”影片的主演甄子丹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每部电影的制片方都会把片子卖到不同的地区去发行,(监制)黄百鸣没办法控制到,作为演员就更没办法控制到。”
电影是个工业化产品,资本的介入对电影的投资、制作、宣传、发行等等有着重大的影响,但是像《叶问3》这样把电影变成金融产品的操作模式,从而撬动数十亿甚至百亿的资金,获得巨额回报的玩法看似高明,实际却是暗藏风险,更有可能触犯市场的公平性。
“现在的电影市场运作已有资本介入,有些方面和股票市场相像,以至连名词都互相借鉴,电影票房叫大盘,电影上映叫IPO。”业内人士,著名导演胡玫对此评价说。
上帝的归上帝,凯撒的归凯撒。让电影的归电影,让资本的归资本。实际上,资本早就已经渗透到电影的方方面面了,它是一把利器,就看我们怎么用了。
比如同年上映的由周星驰执导的电影《美人鱼》,利用资本,从项目制作阶段就收回成本了。由于周星驰是大导演、作品有口皆碑,因此投资方都会争抢与其合作的机会,因此他通常会以溢价的方式转卖项目股权,从而赚取股权差价。再比如徐峥在2015年执导的电影《港囧》,在影片上映之前,他就以1.5亿元的价格将电影47.5%的票房收益卖给了上市公司欢喜传媒,提前收回了制作成本。
近些年来,随着消费升级,以及中产阶层的崛起,中国的电影产业发展势头越来越好,全国票房市场节节攀升。根据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的数据显示,去年国内电影票房达了559.11亿,同比增长13.45%,《战狼2》这一部电影就获得了56.83亿元的票房,赚得盆满钵满,因此越来越多的资本,逐步流向了影视产业,期待有所收获,分得一杯羹。
资本是人类进行市场经济活动最重要的媒体,正是因为有了资金的流转,交易才能变得如此丰富多彩。资本其实不远,它就在我们每个人身边。
天越联合金融控股集团主席,资深金融分析人士甘越帆先后操盘运营资本近百亿,助推多家企业IPO上市,对金融投资、资本运作发展有着深入的认识与研究,他用财经小说《资本汇》讲了一个民间资本的故事,把“股权”“债券”等等常见的经济概念以曲折的故事形式娓娓道来,教你看透资本市场的真相。
资本解放个人,市场通往自由,翻开《资本汇》,熟悉金融逻辑,搞懂财富本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