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身边英国老人的“隔代教养”
图文|Lily妈咪 原创图文,转载需授权
by lily's mommy题记
在我回国的一段时间,看惯了身边的奶奶们带孩子,显得我们这些亲力亲为的妈妈们有点突兀,有时候引来了一些关爱的声音,“要好好照顾自己,雇个保姆吧,我们那边的女孩子都是生完孩子就有我们和保姆照顾的,你们就要打扮的漂漂亮亮的出去。” 我憨笑着无语。”谢谢您的关心呀,呵呵”,然后礼貌性的解释一下,我比较喜欢,也只放心自己带孩子之类的。其实心里纳闷,好好照顾自己,打扮自己其实和自己带孩子是没有太多冲突的。说到底也就是个时间管理的问题。相对的,做个母亲,你越是要活的更加精彩美好,才不负上天让你做母亲的人生际遇。
我的思考
“一个拥有纯种马的人,不会将马交给无知的马夫, 而会托付给真正懂得如何训练马匹的人照顾。对孩子的训练更是如此。”
--托斯纳夫人《自然教育》
有多少孩子有这份幸运?
周边很多这样的例子,让我偶尔深思反省自己,到底什么样的方式是一个正确的平衡的方式。截止到我敲下这个字符的这这一秒,这一天全世界应已经有这么的婴儿出生了,48,135,936个,有兴趣的话,可以点开这个统计网站www.theworldcounts.com/counters/impact_of_pollution_on_human_health/how_many_babies_are_born_a_day,试看你在读文章的这一刻有多少孩子来到了这个世界。试想这其中有多少孩子幸运的被自己的母亲呵护着。如何定义这份美好的母爱,何种程度,如何付出?这是我一直思考着,试图实践的课题。
时光飞逝,难道就这样错过了?
当我的孩子12个月的时候开始,可以在草地上走路的时候,我开始怀恋把她搂在怀里的惬意。在19个月的时候开始独立的上下滑梯,上绳索桥的时候,我开始怀恋她蹒跚学步的时候对我的依赖;在21个月的时候在你面前唱一首我教他的儿歌给我听的时候,我开始怀恋她依偎在怀里学歌的样子。24个月的时候开始和司机师傅用英语说谢谢,再见的时候,我开始感叹她成长的太速度是我不敢想象的。我不想错过关于她的一切。
你相信吗?每一刻都有影响一生的意义
孩子的一个又一个敏感期就这样迅速的飞过。每一种让人怀恋珍惜的感觉就这样飞逝过去,存在心里记忆里。无数个需要学习需要重视的育儿知识都来不及拾起,似乎她已经长大了。我爱这荏苒的时光,又无能为力的感叹着种种,唯一能做的就是让彼此陪伴的每一秒都是精彩的。正是这无数的情节促使我想亲力亲为地融入她的生活,让彼此成为心间不可磨灭的生命印记。我们的生命便是如此的奇妙的连在一起,也许正是因为母亲在这充满灵性的大自然里充当了孕育生命的重大责任的缘故。
科学育儿?隔代教养需要重视育儿知识的储备
“Indevelopmental psychologyanddevelopmental biology,a critical periodis a maturational stage in the lifespan of an organism during which the nervous system is especially sensitive to certain environmental stimuli. If, for some reason, the organism does not receive the appropriate stimulus during this "critical period" to learn a given skill or trait, it may be difficult, ultimately less successful, or even impossible, to develop some functions later in life. Functions that are indispensable to an organism's survival, such as vision, are particularly likely to develop during critical periods. "Critical period" also relate to ability to acquire first language. Researchers found that people who passed "critical period" would not acquire first language fluently.
Some researchers differentiate between 'critical' and 'sensitive' periods—defining 'sensitive' periods as more extended periods, after which learning is still possible.Other researchers consider these the same phenomenon.”
----Robson, Ann L.
不可不说的敏感期和关键期,这是Robson, Ann L.发表的一篇论文,emma来简单翻译一下给你听吧:“从心理学和生物学的发展,关键期是一个有机生命体发展成熟的阶段,在这段时间内,神经系统会对特定的环境刺激尤其敏感。如果,因为某种原因,生物体在这个“关键期”没有得到特定的合适的环境刺激去习得技能或获得特性。那么在此之后的生活中再去获得这项技能将会很困难,或者不是那么成功,甚至是不可能了。日后生活必须的那些功能,比如视觉,在关键期特别容易发展。“关键期”还和流利的掌握第一语言有很大关系。研究表明,错过语言的关键期,再想掌握流利的母语就很有难度了。
有些学者,区别“关键期”和“敏感期”——他们定义的“敏感期”会持续更长的时间,在“敏感期”之后学习仍然是有可能的。其他学者也证明了同样的现象。”
这些科学知识解释了有些有儿童有阅读困难症的原因,所以为了孩子后期更好的学习和生活。这些知识是极为重要的。
作为母亲或者母亲托付抚养儿童的人,你必须大概了解什么时间是“敏感期”和“关键期”是什么,大概在什么年龄,持续多久,至于你怎么培养自己的宝贝另当别论。但是如果你的隔代教养者完全不了解诸如此类的很多科学道理,我还是建议你亲力亲为更为合适。这也是我探讨隔代教养的原因之一。
养育孩子的人,在孩子周围的人,这些人的生活方式,知识宽度和深度,学习的能力,感知生活的能力直接影响了这个孩子的成长。对孩子的人生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
英国老人如何隔代教养?
by lily's mommy1、勤劳小蜜蜂型
带宝贝去公园荡秋千的时候,遇到了有史以来我看过最勤劳的爷爷奶奶,两位老人75左右的年纪,带着一岁半的小孙儿荡秋千,这个小朋友Jake是他们儿子的孩子,每周五个工作日中,有三天是两位老人带Jake,还有两天是Jake的外公外婆带,下班的时候Jake的父母亲就会把小Jake接回家。在带小Jake的期间,他们还需要接另一个8岁的孙女放学,然后带他们玩玩耍,直到小朋友的父母亲下班来接他们。
他们很是享受彼此的陪伴,但是言语之间也透露着自己岁数大了,偶尔想休息的意思。很欣慰的和我介绍他们周日必须要休息,所以他们可以去做礼拜,然后作状长叹一口气,笑了起来。他们这样的日常是我认识的英国老人里为子女的付出较多的了。
我见过大多的工作量是,周末去爷爷奶奶家做客,老人享受天伦之乐。有的是老人带着孩子玩,又有些是孩子父母也参与其中。
2、高级玩家型
我有一位老朋友,她已是70左右的年纪,和自己的男友在每个周末把各自的孙儿接到家里。准备各式不同的角色扮演的礼服,每周都有一个主题,带着孩子在家或者出去玩。
她告诉我,有一次他们的主题是海盗,于是三个孩子和两位老人都穿着海盗的衣服,每个人的脸上都画上疤痕带上独眼龙的眼罩,就这样一家子“面目狰狞”的出门去了海滩,在那里玩到了很晚才回家。他们吸引了很多小伙伴的加入,这其他的小朋友们玩到很晚也不想回家,惹得他们的家长来询问他们什么时候下班,结果两位老人很自豪的告诉他们,他们不是工作人员,他们只是“比较搞怪”的爷爷奶奶而已。显然他们对自己专业的表现是很是自豪的,这也是他们赢得小宝贝们尊重和爱的方式。
3、大众型
现在的英国,如果孩子来自双职工家庭,那么政府会给差不多足够的补助让你把孩子送到托儿所。因为在大多的政府教育机构的公立幼儿园要从4岁开始,少数从3岁开始,所以三岁之前的学前教育费用是家长自己承担的,并且费用都是不低的。因为如果双方家长都在工作的话,自然需要对于孩子的抚育帮助,因此他们会获得政府经济上的支持,把孩子送到托儿所,因此家长仍然也可以继续工作。在托儿所,最小的小朋友从婴儿时期便开始了。对于很多把孩子送去托儿所的家长都带着以疑惑和不安。也许有其他的方法可以综合,但是最终他他们选择这种方式去平衡自己的工作和育儿。因为老人们有自己的生活,又或者是身体或地域原因无法及时帮忙。
我身边的英国老人如何隔代教养?
by lily's mommy我曾经很好奇他们在和孩子们玩耍的时候,是否会介入家教的部分,他们告诉我,家教是他们父母的事情,他们有他们的计划和责任,就像老人说的“We're just look after them, we can't take care of everything for them, we're too old.”(他们只能帮忙看看孩子,他们不能什么都照顾周全,我们太老了),从我们后来的聊天中我才知道,其实他说的“太老了”是两种意思,一方面,自己年纪大了,偶尔力不从心了可。还有一种意思,也有太老套的意思,还是有代沟的,思路不同了。
我身边的英国老人们大多认为他们就是爷爷奶奶,只负责玩耍,他们有自己的生活,更多的是孩子的老伙伴。内心深处,他们想不想介入到大家中的小家。介入了便有了无法承担的责任。他们认为完全尊重小家的主权是他们尊重孩子的方式。 自己孩子才是小孙儿的大家长。
小记
人生总是有不同的课题,在不同的阶段呈现出来。有时候,在你功课做得很好的时候;大多时候,是在你毫无准备的时候,更神奇的是,这答卷是没有正确答案的。这正是人生的意义。没有谁能平衡好事业和家庭的一起,都是相对的。
尊重老人的世界和尊重孩子是一样重要的。有些答案,你们想得相似倒是好办;若是完全不同,那么可能解决问题的唯一途径就尊重彼此的位置。由一个应该做决定,应该承担责任的来做出决策。那就始终是孩子的父母,而不是孩子的爷爷奶奶们。隔代的交流是每个家庭都要面对的,这种交流的和谐也之间决定着一个家庭的和气。
对于育儿,
没有多少人有条件亲力亲为,因为生活还要以某种方式继续,育儿只是一部分,还有更多的人生理想必须要追求。必然要依靠上一代的支持。那么尽可能多的和孩子相处,让你的心思和爱都能被孩子感受到,对于孩子的安全感建立极为重要。
没有多少人在有条件可以亲力亲为时,又能做到平心静气的读好育儿经,守得一片好风景。上一代人的影响和包办就会在脆弱的缝隙里迅速的延展开来。那么就找到一个最基本的,最为共鸣的育儿理念慢慢磨合。最重要的还是找到内心的平静。
没有多少人知道到底如何亲力亲为的在孩子的生活中,找到母亲的角色。那么就每日自省--给自己时间想想每天经历的一切,接受一个你愿意接受的现实,先找到自己,然后才能找到和孩子相处的最好方式。
这些是大家都可以理解的原因,也正是现在国内老人不得不承办孙儿的教养问题的原因。
但是,总有一些人,相对的找到了自己为人母的位置,又平衡了为人妻的生活,还同时活出了自己欢喜的样子。其实道理很简单,你的心在哪,生活就在那里折射出来你的影子来。愿天下的孩子都幸福安好,天下的母亲都安乐美满。
by lily's mommy
谢谢你的阅读
祝你有美好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