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随性,随人,随缘。

听说武亦姝火了

2017-02-12  本文已影响0人  悠悠绘娴

听说武亦姝火了,不识字大会,啊不,古诗词大会也火了。

呵呵。

到临安见到赵扩时,辛弃疾已经断断续续在家闲居了二十年,如今是六十四岁高龄了。

赵扩首先对辛弃疾的忠君爱国、文武双全、神勇不减当年夸赞了一番,然后直入主题:“中原故土陷入金人之手已近百年,朕虽生于临安,但一日不敢忘却失国之痛,能得爱卿相助,必能一雪国耻,收复中原。”

辛弃疾说:“出师北伐是我毕生夙愿,金人残暴,中原百姓民不聊生,金国内部争权夺利,失败指日可待。请陛下允准臣即刻开始讨伐准备,等到时机成熟,一定可以一举击败金人,匡复中原。”

旁边的韩侂(tuō)胄料定辛弃疾会力挺北伐,听他说完欣喜不已:“金人近些年来内忧外患,而我大宋已在南方站稳脚跟,此时北伐,绝对是天赐良机。我们今天就定下此事。”

辛弃疾听出他急于求成的意思,说:“金人虽说饱受蒙古侵扰,但女真族本就兵强马壮,再加上战争不断,少不了厉兵秣马,武力不可小觑,而我军自符离兵败后,已四十年未有战事,未免娇惰,恐不是金人对手。”

韩侂胄哈哈一笑:“我对金国的情形已经了如指掌,另外早已开始军资、军事准备。我还要给岳武穆追封‘鄂王’,给秦桧改名‘谬丑’,如此一来,可以鼓舞将士的士气,哪有不胜之理?”

辛弃疾说:“太师思虑周全,不过练兵打仗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如果没有充足准备便贸然出兵,胜算难以保证。”

赵扩说:“太师与辛侯都是国之栋梁,今天一见相谈甚欢,既然大家高兴,不如辛侯给大家背首诗吧。”

辛弃疾捋捋胡子,看看韩侂胄,念到:“君不见,韩献子,晋将军……”

“《登科后》会吗?”赵扩问。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辛弃疾道。

“一字不差,恭喜你,进入下一关。”辛弃疾被任命为镇江知府。

辛弃疾开始抓紧募兵训练,制备军需。

一年后,挑战来了。

主持人:请选手做一下自我介绍。

辛弃疾:“大家好,我叫辛弃疾,字稼轩,来自山东历城。”

主持人:“山东是金国占领区,你是完颜璟派来的奸细吗?”

辛弃疾:“不是。”

主持人:“淘汰。”

辛弃疾改任隆兴知府。

挑战又来了

题目:请在以下文字中,找出一首词的倒数第二句

寻千百正里凝众他销度

辛弃疾迅速作答:“众里寻他千百度。”

考官:“错,是正销凝,你的答案是是倒数第三句,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辛弃疾:“蓦然回首后面不停顿也可以,正销凝是什么鬼?”

考官:“淘汰。”

辛弃疾回家闲居。

第二年,南宋正式开始北伐,正当形势一片大好,多地被收复之时,四川守将吴曦叛变投敌,女真军队不敢跨长江攻宋,一直希望从西侧陕西、四川南下,于是集中优势兵力反击,形式迅速反转。韩侂胄无法接受金国苛刻的议和条件,又想起了辛弃疾。

前线的溃败,令辛弃疾备受打击,六十七岁啦,辛弃疾知道自己没有机会再出征北伐、收复中原了,身体也每况愈下。

“辛公,有你的快递。”小哥说。

“临安来的?”

“嗯呢,先对一下收件密码——黄沙百战穿金甲下一句是?”

“不破楼兰终不还。”

“正确。太师喊你返场。”

辛弃疾强打精神,也只维持了片刻的风采,重病的他再也没能赶赴前线。

临终前,辛弃疾喃喃地说:“妈的,我原创了六百多首词,一首没考到。”

范夫人紧紧握住他的手:“老公别急,再等八百年,咱们去古诗词大会!”

“杀贼!杀贼!杀贼!”

后记:每个人读完这篇文章都有不同的看法,甚至感到一头雾水——这都是什么啊,乱七八糟的?其实是这样,从赵扩让辛弃疾背诗开始,画风变得荒谬、无厘头、莫名其妙,这正是我对所谓的古诗词大会的看法。

一篇诗词的产生离不开作者所处的历史环境、个人经历和当时的情境,只看字面不去了解背后的故事,就有可能曲解作者意图闹出笑话,读诗、品诗,以及通过诗词来体会人生哲理与古人沟通,甚至深刻理解之后应用到生活中去,这都是十分美好的事情。

对啊,我就是背不了那么多诗。可是把它们搬到舞台上生硬地炫耀,我们只能看到两个字:卖弄,实在想炫耀的话,那就赋诗啊,背诗算什么呢?你们把这些诗词拿出来乱搞,经过作者的同意了吗?这次我赞同专家的观点:别把优秀的传统文化功利化!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