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上“不要问那么多,你(我)记住就行了”背后
2019-08-02 本文已影响0人
百合的故事
教学中,老师和学生为了避免和学科的正面交锋,都会不自主地躲在乔装的客观性后面。
学生为了避免失去形象的恐惧,会说:不要让我回答问题,不要让我思考这些材料,给我事实,我记住就可以了。
老师为了避免暴露自己理解自然规律的不足和不确切性。会说:这就是事实,不用去想那么多,直接记住就行了。
如果我们把握住世界是多元的,我们的观点不是唯一的,我们的经历不是唯一的,我们理解方式也不是唯一的,那么建构我们生活的真理也不是唯一的理解方式,接纳理解的不足就会让自己从容,不再那么恐惧。
接纳了多元,再深入,我们是为了逃避与他人冲突的恐惧,为了避免较量,我们把造成冲突的秘密藏起来。
避免与他人冲突的恐惧再深入的一层,其实是我们害怕与自我的分离,因为我们如此的认同我们的思想,以至于跟他人有冲突时,我们不仅要承担争辩论失败的风险,还会失去自我思想的危险,恐惧与自我意识的分离。
上面的恐惧,极端之后就是病态的恐惧,但是恐惧也有健康的,那种能够让人们对真正的学习有所感触,有所触动的恐惧就是健康的恐惧。当我们遇到陌生事物,被迫去拓展我们的思维,我们的自身认同和我们的生活感受到我们正处在真正学习的边缘时,我们被一种说不清楚的恐惧控制着,有一种想回到旧的习惯保护下的本能欲望,我们不安,但也有所感悟,有所触动。
这种恐惧能提高教育,但我们必须找到激励它的方法,首先我们就要对付那种使得我封闭自我无动于衷的恐惧,这种恐惧会割断我们人之间密切联系的能力,破坏我们的教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