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仪的坚忍

2020-02-28  本文已影响0人  Taylor09

中学时看历史书,提到1908年宣统皇帝溥仪即位,此后因为辛亥革命于2012年退位,2017年在鞭子军首领张勋的拥戴下复辟,可只有十几天便被迫下位。再后来华北事变后日本扶植溥仪成立伪满洲国,这次时间稍微久一点,却也只是一个傀儡换底罢了。书上只有寥寥的几句话的概述,每次都把溥仪本人说得像一个戏剧玩偶,而各军阀头目虽然也在政权上历经反复,却能把溥仪衬托的什么都不是。仿佛溥仪是清朝十二帝中最窝囊的皇帝,一个帝王应有的霸气在各种折腾中完全被消磨殆尽了。

后来系统的阅读相关图书,才发现溥仪并不懦弱无能,少年时期的他在艰难的时事中学习各类文化知识,学作文章,学习西方的先进文化。并且没有忘记自己是爱新觉罗的后代,时刻不忘要拿回属于自己的江山。许多晚清旧臣依旧和他有联系,力图去拥戴他。

溥仪后来在《我的前半生》中多次提到王国维、段祺瑞等人物,描述了他眼中的各色政治人物,对他们性格的描述是比较中肯的,也展现了他坚忍的一面。作为皇帝,他的童年过得并不是那么开心。唯一的乐趣是骑着一辆自行车在偌大的皇宫转悠,身后跟着一大群下人围着他跑。他非常渴望走出紫禁城,可是被规矩所限制。一次他的母亲病危,他骑着自行车飞速的驶向大门,嚎叫着要求打开大门,周围的士兵却没有回应,他愤怒的将怀里养的一只小老鼠摔向大门。

少年时的溥仪有一个梦想,就是去欧洲留学,但似乎现实是遥不可及。不过溥仪戴着眼镜,身穿欧洲上流打高尔夫球的服装时倒是俨然大学高材生的形象。城外的动荡,让身边的奴才也变得猖狂起来,皇宫起的那次大火让他非常愤怒,可也只能忍下。

再后来地方军阀的混战,溥仪被迫迁出了北京城,我想那个时候他才是最为落魄的时刻。虽然曾经他很想走出紫禁城,可这一次他仿佛成了漂泊不定的浮萍。

再后来,中日矛盾激化,他再度出现在公众的视野。时隔二十年,他依旧没有放弃对权力的渴望,试图借助日本人的力量来获取属于他的统治权力。站在中华民族的立场上看,溥仪的做法是应当接受惩治的,可他似乎只是在听从爱新觉罗血液中发出的使命。

日本战败后,溥仪站出来指证日本法西斯的罪行。新中国成立后接受了共产党的改造,从此走完了他的前半生。溥仪对考古学感兴趣,也热衷于政治,但如果不是时势所迫,他会成为一个出色的学者。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