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上好一年级数学课?2
刚进入小学的一年级新生,由于学习环境、学习方式和学习要求的变化,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适应问题,主要有以下四种:1.规章制度的不适应;2.正规课程的不适应;3.人际关系的不适应;4.集体生活的不适应。
对数学学习要求的不适应——不会表达
【案例2】
小刘,男,学习成绩、课堂常规都很好,可每每在回答问题的时候就会变得支支吾吾,说不明白,有时甚至一句话也说不上来,憋了半天来一句“我忘了”,弄得他很尴尬,不知不觉中也降低了学习数学的热情。
【分析】
(1)生活语言影响数学语言的表达
幼儿园多以孩子的生活内容作为学习主题,对语言表达的要求比较低;而小学数学课堂上的表达不仅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而且还要用规范的数学语言,要求一下子高了许多。比如,开学第一课“我们的教室”,学生往往喜欢用生活中常用的“只”来表示数量:16只凳子、16只椅子……而规范的数学表达要求学生能正确合理地使用量词。
(2)不会倾听直接影响表达的效果
一年级学生年龄小,说话不够完整,语句不够规范。如果学生能在课堂上听清楚老师的提问、讲解,听清伙伴的回答,那么必定会由“会听”转变到“会说”。所以,要使学生学会“说”,首先是要学会“听”,这样才能在模仿中把数学化的文字语言说正确、说规范。
【教育干预策略】
(1)在评价中发展数学语言
听是说的基础,可以让学困生重复他人的回答,让优生评价、补充他人的发言。教师适时引导,示范,通过师生、生生的评价促进学生倾听习惯的养成,促进“说”的能力的提高。
(2)在交流中提升数学语言
数学教学的交流主要包括师生交流、生生交流,其中,同桌交流是教学中最常见的交流形式。比如,巩固“数的分与合”时,就可进行“我说组成你猜数”的同桌交流游戏;在教学“进位加法”“退位减法”时,也可让同桌通过互说计算过程来巩固算法……这样的交流,既能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同时也可鼓励差生多表达,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说”的机会,在交流中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3)在情境中应用数学语言
当学生有了“说”的欲望,教师应适时为他们创设“说”的情境、营造“说”的氛围。
比如,在学习“5的组成”时,有老师设计了“对口令”的游戏。师:我拍一。生:我拍四。合:1和4合成了5。小朋友对此游戏乐此不疲,既调动了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又避免了枯燥乏味的训练,较好地激发了学生“说”的热情,在轻松愉快的说话氛围中不知不觉学会了新的知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有了进一步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