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单的孩子
看世间万千变化,还是觉得越来越好。尽管现实残酷,但你要相信,明天会好^_^
我的散文集《红尘艳语》
外面下着小雨。
马路两旁的杨树好像一下子精神头十足。
片片疯长的嫩绿的叶子,在微风中纷纷扬起脸,任凭小雨的滋润。
这两天散落在叶片上的尘沙,结成滴滴污浊的水,一股脑地跳到马路上。
此刻,没有风。和风细雨。
一辆一辆的汽车,车头挨着车尾。一水水的分列道路两旁。使原本不很宽敞的马路更加狭窄。
车辆像等待检阅一般静静地候着。路上的行人打着雨伞缓缓的移动。方向只有一个。
家附近的那所小学4:30分就要放学了。
行走的伞花在排成长龙的车队中穿梭。没有喧嚣,有的只是匆匆的脚步。一朵朵伞花很快就消失在街巷的尽头。
校门口,一定是聚集了更多的伞花,一定都望眼欲穿等孩子出来。

除了周末。每天4:30左右这条路都相当的热闹。车水马龙人来人往。
所有的车辆和人群瞬间就像从地底下冒出来一样。也会引起交通堵塞。都是接孩子的家长。
每个人都着急着回家。使这个连个交通信号灯都没有的路口每天这个时候就如打一场战役。
孩子,车辆,老人,年轻人,虽然都默默前行。但谁也不退后一步。
东南西北四个方位交叉走位。时不时就有一辆车误入路口中央。进不去,出不来。因为四下里被着急回家的车辆围困。动弹不得。
通常这个时候,常会有一个交通警骑摩托车风驰电掣赶到这里解围。
以前会想,真神人啊。居然知道这堵车。
后来我过了过脑子。哑然失笑。一定是主要路口都堵了呀......
今天的雨不大。车队和那些伞花都显得井然有序。

很快孩子们或打着雨伞或披着雨披。蹦蹦跳跳牵着大人的手。从小巷里走出。
开车来接孩子的多半都是距离较远的。
而附近的孩子则更显得悠哉悠哉。悠闲地牵着大人的手,大人则背着孩子的书包,拿着装零食、水、的小包。穿梭在动或者即将发动的车辆旁。
混乱,但也有序。
一辆辆黄色的校车驶出校园。奔向城市的各个角落。
马路上集结的车队也慢慢开始移动。很快就会没了影踪。
很多孩子都有大人陪伴的,很少有看见一个人独行的孩子。
一个小女孩和一个看上去是她父亲的人,手拉着手快步跑着。迅速钻进路旁的他们的车里。
女孩父亲关车门的瞬间,女孩还调皮的和爸爸做了一个飞吻的动作。
每天每天车队、人群、和那些7、8岁的孩子们。匆匆来,匆匆离去。瞬间消失在街口。

有点羡慕现在的孩子们。每天上学有人接有人送。
想起自己小时候上学。那有什么车接车送啊?偶尔父亲用自行车去接我一次。那就开心的不得了。
马路上别说车,人都很少见了。
那时的孩子上学都是步行,都是自己去学校。几公里的路每天早晨去学校,中午回家吃饭,再返回学校。晚上在回家。
也是和现在的孩子一样的年龄啊。没有觉得累,每天屁颠屁颠背着小书包。寒冬酷暑,春种秋收。都没迟到过。
轻叹一声,现在的孩子真是福气啊。
很多家庭有了私家车,每个学校都有校车。
现在老家的孩子们也都坐校车上学了。也是欣慰。
这时代变化日新月异。但生活真的是越来越好啊。

一个落单的小女孩,打着一把小花伞。站在路口东张西望。
几分钟过去了,她还在东张西望。
然后她背着和她身材不相称的大书包,颠颠地向东走去。
她的父母一定是来不及接她吧。她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也一定是没在身边吧?她是去了托管班了吗?
雨还是不大,风依然平和。那个小女孩很快就看不见了。
居然有了一点怅然若失。
去年秋冬有一段时间,我早晨会去家附近的小公园走几圈。
锻炼也好,散步也罢。晨起的空气还算是比较清新的。
那一段时间时常会看见一个脸稍微有点胖,梳着两个马尾辫,一双大眼睛总是眯缝着小女孩。
穿着一件粉色小大衣,黑色打底裤。每天骑着一辆小自行车。
有风的时候,她会很吃力。左摇右晃的,那大书包好像随时都要把她拖倒一般。每次和这个小女孩面对面走过。我都会回转身目送她一段距离。
有看过她因为顶风,骑起来很吃力。
她会把两脚叉地停住自行车休息一小会。然后飞快地蹬着两条小腿。小自行车载着她去了学校。
会想,这么自立的孩子,一定错不了吧。
今春,我又换了锻炼的场所。偶尔也去小公园。也是那个时间段去。可是再也没有看见过那个小女孩……
